第247节
一切似乎很顺利。
然而,四月,宫中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遭遇火灾,刚刚建成的宫殿毁于一旦!
霎时,群臣上书,说这是天灾示警,纷纷要求回南京。初春北京寒冷干燥,风沙大,这些习惯南京江南气候的官员适应不了北方,病倒一大片,纷纷得了思乡病。
太子也病了,也支持回迁南京。
但是皇太孙认为北京就是大明都城,宫殿焚毁,重建便是,北京本来就是天干物燥容易着火的天气,遭遇火灾并不罕见,并不是什么天灾示警。
这是这对父子第一次出现意见分歧。
永乐帝是一代雄主,烧三个宫殿根本撼动不了他的决定,且有皇太孙支持,遂坚持北京为都城。
永乐二十年,永乐帝亲征阿鲁台,太子监国。
在太子监国期间,治国有道,群臣交口赞美,还破获了三弟赵王朱高燧谋反案,永乐帝回京途中看到太子从赵王府搜到的继位诏书,大呼“岂应有此!”。
已是阶下囚的赵王不肯承认,说太子故意栽赃陷害他,然,证据确凿,除了物证,还有人证,百口莫辩。
太子再次跪地乞求永乐帝原谅三弟,说“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和当年为汉王求情的理由一样,说不是弟弟的错,都是下面的人拐带坏的。
毕竟是亲生的,且赵王妃还是黔国公沐晟的女儿,永乐帝只处理了从犯,血洗官场,数千人人头落地。
永乐帝放了赵王,命其闭门读书,改过自新。
至此,汉王和赵王都彻底退出储位之争,加上太子多年监国,群臣已经臣服,太子储君地位稳如泰山。
没有竞争者了,东宫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安宁。太子妃张氏却越来越沉默,她对皇太孙说道:“以后……立场一定要和太子保持一致,他是你父亲。”
朱瞻基想到三皇叔赵王的下场,心下一凉,“是,儿子记住了,不会和父亲唱反调。”
不知不觉中,太子虽未登基,但已经提前控制了大明帝国。
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帝再次亲征阿鲁台,途中病重,只得踏上归途。
七月十八日,大军行至榆木川,夜空出现如碗大的流星,红色,绚烂夺目,之后,风雨大作,如瓦片大的冰雹砸下来,马匹折颈而死,没有头盔的战士甚至被砸破脑袋。
永乐帝传内阁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
两位大学士按照永乐帝的意思起草了传位诏书。
弥留之时,桌上的船钟到了整点,开始自行开船,甲板弹出两个相依的小人,乘风破浪。
永乐帝只觉得身体越来越轻,船越来越大,船上的人活了起来,日思夜想的那个人立在船头,恍若年轻时的模样,朝着他微笑挥手。
“妙仪,你来接我了!”恍惚中,永乐帝登船,牵着那人的手,再也不分开了。
第287章 洪熙
永乐帝戎马一生,青少年时作为藩王守护燕地,保家卫国;中年时起兵靖难,夺得皇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对外以战为防守,在位二十一年,就有六次亲征,最终,他死在征途,而非病床上,算是死得其所。
榆木川远在蒙古,得知永乐帝死讯,太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迎接皇帝的龙舆为名,把皇太孙朱瞻基打发出去,还把一枚小印给了长子:
“此乃大行皇帝初授我者,今吾以授汝,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
已经去世的皇帝叫大行皇帝,因为此时礼部还未给永乐帝选谥号,是在去世和确定谥号期间的临时尊称。
这是太子监国用的印章。
朱瞻基接过印章,太子又道:“北上凶险,除了要防范瓦剌人惊扰龙舆,也要防着汉王和赵王的残余势力乘机作乱,故,你出城时,将两万八千幼军带上,一路保护。”
两万八千幼军经历了倭寇之战后变得强悍起来,有了军魂,从杂牌军变成了正规军,三年前跟着皇太孙来到北京,一直在紫禁城作为禁军之一的府军前卫巡逻大内,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朱瞻基有些犹豫,说道:“大行皇帝在北征中去世,带走六十万大军,如今京城防守空虚,且赵王还在京城,尚未就藩,赵王府就有两队护卫,人数近两万人,万一……父亲,就留下幼军守护宫廷吧,儿子不用带那么多护卫。”
此乃朱瞻基肺腑之言,如今的局势,只要太子顺利登基,无论皇室和国家都会平稳过度,免于动荡。
但是太子被亲爹压制太久了,永乐帝去世,皇室有两个储君等着继承皇位!
赵王已经被太子暗地里设计“收拾”过了,虽然赵王还没有就藩,但是赵王是藩王,皇太孙是储君,对于太子而言,谁的威胁更大?
当然是皇太孙了。
所以,太子忌惮皇太孙,在继承皇位的关键时刻,赶紧把皇太孙和幼军打发出京城。
太子心中如此想,嘴上却说道:“孝字当先,迎接大行皇帝的龙舆要紧,孤已经下令,命宁阳侯和阳武侯先率三千骑兵回北京防护,还派了驸马沐昕去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还有西宁侯宋琥(也是一个驸马)协助魏国公守备南京,孤已经安排妥当,你莫要担心,专心迎接大行皇帝。”
其实英国公张辅也在亲征大军里,论威望和武力,这几个侯爵和驸马如何比得过永乐朝最出众的将星英国公?
但是太子就是不敢召英国公入京城,明显是害怕英国公和汉王有旧,虽然英国公张辅已经把小女儿献给太子当侧妃来表示忠心了,但太子还是不敢相信英国公,宁可退而求其次召回宁阳侯和阳武侯。
这种的道道,皇太孙心如明镜,见太子执意如此,想起太子妃的叮嘱,莫要和父亲唱反调,便不再提,领命而去。
现在的父亲,已经不是过去的父亲了。
对于父亲而言,我,汉王,赵王,都是威胁。
临行前,皇太孙抱着三岁的女儿亲了亲,叮嘱阿雷,“你每日去太子妃那里晨昏定省,不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有人若要试探你,不用理会,只管为大行皇帝举哀便是,等我回来。”
皇太孙和幼军都要走了,阿雷如何不明白太子的意思?只叹皇室之内无新事,后辈人重复着前辈的做的事情,哪怕当年对此多么痛恨,等到自己成为上位者,便会不由自主的重复、甚至,变本加厉。
阿雷预感到艰难的日子要来了,当皇太孙变成新的太子,当年东宫吃的苦头、遇到的困难,估摸要全部走一遍了。
两人过了六年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说好了共甘共苦,甜了六年,到了苦的时候了。
阿雷如临大敌,“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我会稳住皇太孙宫。你在外头要自己保重。”
朱瞻基遂带着幼军连夜出城,往漠北方向而去。
皇太孙一走,太子就开始预备登基了。
八月十一,京城文武百官集体上书,劝太子朱高炽登基,其辞曰:
“自昔帝王之垂统,皆传嫡长以兴邦(肯定太子无可挑剔的出身)……恭维大行皇帝文武圣神,高明广大……诚以皇太子殿下嫡长仁明……受抚军、监国之大权,摄尊祖配天之大祀(肯定太子监国时的优秀表现)……大行皇帝遗命殿下早登大宝(肯定太子合法继承皇位)……”
这份劝进书其实不是给太子看的,而是发在邸报里,给天下人看的,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继承皇位是出身独一无二、治国有道、且合法继承三大理由。
按照规矩,第一次劝进肯定要以正在丧父的哀伤之中而拒绝的。
太子当然想登基了,不过形式还是要走的。
次日,文武百官开始第二次上书劝进,太子依然以哀伤的理由拒绝。
八月十三,在京城的赵王朱高燧单独上了劝进表,连同文武百官的第三张劝进书一起送入东宫。
赵王单独上书,实属无奈。
赵王被太子大哥收拾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他疯了才会用给父亲投毒、弑父的方法谋反,捏造继位诏书的拙劣方法去谋反!
他没有做。
可是,赵王的岳父大人是黔国公沐晟,镇守西南多年。赵王这些年来,一直镇守在北京,无论军政都有根基,势力强大。赵王当然有争一争的心思,但是弑父杀兄这种事情他不敢做,他有底线的。
不过太子忌惮赵王啊,他被汉王弄得杯弓蛇影,根本不相信三弟。
于是,太子趁着永乐帝第五次亲征,他负责监国,大权在握的时候对赵王下手了,栽赃弑父谋反的罪名,将赵王在京城的军政势力连根拔起,连宫廷的耳目都一并除了。
然后,故技重施,跪地乞求永乐帝放过赵王,“都是下面人的错”。
太子得名又得利,赵王从此对太子刮目相看,胆小窝囊、妇人之仁都是假象,大哥的隐忍谋略,他和汉王加起来都比不上。
你大哥永远是你大哥。我们兄弟两个都玩不过大哥。
现在亲爹死了,唯一保护伞倒了,再一瞧,哟,连皇太孙和幼军都被打发出京城去了漠北。
连亲儿子的防备,赵王顿时有种危机感,害怕太子登基后来个秋后算账,找他这个三弟的麻烦,赶紧上书劝太子大哥登基,说“天位不可久虚,生民不可无主”,表示臣服,没有二心。
除了这个,赵王还捎信给山东乐安州的二哥汉王,要汉王赶紧上书劝太子继位,争一个从龙之功,将来兄弟两个要在大哥手里讨生活了,要有眼色啊!
赵王从小就将汉王视为榜样,觉得二哥足智多谋,武艺高强,兵法卓绝,可是汉王收到信后,立刻
焚毁,就像没收到似的,只是一味在王府举哀,根本没有写劝进表。
经历了丧子之痛,汉王依然是骄傲的性格,心想老子跪天跪地跪父母,才不会跪大哥,老子就不肯上书,有本事你登基之后给老子按上一个谋反杀了我啊!
杀了倒干净,让世人看清你虚伪!
由于汉王不肯上书,太子有些尴尬,他一直等二弟的反应,等两个弟弟都上书了,他就答应登基。
现在怎么办?尴尬了。
太子没得办法,只得三请三辞,说“夫国有大戚,四海生民如丧考妣,况于父子情当何如?予惟亮汝之忠,汝尚体予之哀恳,所请不允。”
八月十四日,大臣,京城名士老人等继续劝进,说“夫为天下国家者,其孝在于安宗社、固基业以为重。忽其重计,圣贤之孝,殆不如此。”
说你把社稷江山治理好,这就是最大的孝了,赶紧登基吧!
都第四次了,不能再推了。
八月十五,正值中秋节,太子朱高炽登基,大赦天下。宣布父亲永乐帝的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与妻子仁孝皇后合葬长陵(后来明世宗,也就是喜欢修仙嗑药的嘉靖皇帝时改庙号为成祖,后人把永乐帝统称明成祖,但由于本书写不到嘉靖年间,所以只称太宗皇帝)。
同时,也颁布了明年的年号——洪熙,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启用新年号,目前还是永乐二十一年,所以朱高炽成为洪熙帝。
除此之外,洪熙帝还封了妻子张氏为皇后,良娣郭氏为皇贵妃,嫡长子朱瞻基为太子,嫡长媳胡氏为太子妃,三岁的大孙女封为顺德郡主。
除了太子朱瞻基以外,所有的儿子都亲王,所有的女儿都封公主,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另外,洪熙帝还没有忘记自己兄弟姐妹,反正都是仁孝皇后一个娘生的,洪熙帝大手一挥,所有姐妹都升了长公主,两个不省心的弟弟也都加了俸禄。
此时朱瞻基还在送太宗皇帝龙舆在京城的途中,中途迎来敕封的圣旨,皇太孙转身变太子。
长陵再次开启,太宗皇帝棺椁抬进墓室,终与仁孝皇后合葬。
太宗皇帝葬礼结束,洪熙帝赶紧把赵王打发到藩地河南安阳,彻底结束了赵王在京城当钉子户的想法。
不过,汉王和赵王远在藩地,洪熙帝反而对两个亲弟弟亲厚起来了,各种赏赐不断,世人皆赞洪武帝宽厚仁慈,兄友弟恭。
洪熙帝搞定了“位置”的问题,随即发布了治国新政,一共三十五条。
一看到洪熙帝登基诏书的长度,太子朱瞻基,群臣都看得头晕,实在太长了!
建文帝登基时诏书的新政是八条。
太宗皇帝登基诏书新政一共二十四条。
洪熙帝搞出了足足三十五条!真是内容之丰富,和他庞大的体型极其相称。
可是一看诏书内容,太子朱瞻基的面上平静,心中却起了骇然大波:
三十五条,其中就有十四条完全和皇爷爷太宗皇帝的积极进取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
表面上看,是停止下西洋宝船、云南取宝石、交趾采金珠、撒马尔罕取马匹等等是,是为了减少皇室享乐开支。
lt;/divgt;
lt;/divgt;
然而,四月,宫中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遭遇火灾,刚刚建成的宫殿毁于一旦!
霎时,群臣上书,说这是天灾示警,纷纷要求回南京。初春北京寒冷干燥,风沙大,这些习惯南京江南气候的官员适应不了北方,病倒一大片,纷纷得了思乡病。
太子也病了,也支持回迁南京。
但是皇太孙认为北京就是大明都城,宫殿焚毁,重建便是,北京本来就是天干物燥容易着火的天气,遭遇火灾并不罕见,并不是什么天灾示警。
这是这对父子第一次出现意见分歧。
永乐帝是一代雄主,烧三个宫殿根本撼动不了他的决定,且有皇太孙支持,遂坚持北京为都城。
永乐二十年,永乐帝亲征阿鲁台,太子监国。
在太子监国期间,治国有道,群臣交口赞美,还破获了三弟赵王朱高燧谋反案,永乐帝回京途中看到太子从赵王府搜到的继位诏书,大呼“岂应有此!”。
已是阶下囚的赵王不肯承认,说太子故意栽赃陷害他,然,证据确凿,除了物证,还有人证,百口莫辩。
太子再次跪地乞求永乐帝原谅三弟,说“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和当年为汉王求情的理由一样,说不是弟弟的错,都是下面的人拐带坏的。
毕竟是亲生的,且赵王妃还是黔国公沐晟的女儿,永乐帝只处理了从犯,血洗官场,数千人人头落地。
永乐帝放了赵王,命其闭门读书,改过自新。
至此,汉王和赵王都彻底退出储位之争,加上太子多年监国,群臣已经臣服,太子储君地位稳如泰山。
没有竞争者了,东宫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安宁。太子妃张氏却越来越沉默,她对皇太孙说道:“以后……立场一定要和太子保持一致,他是你父亲。”
朱瞻基想到三皇叔赵王的下场,心下一凉,“是,儿子记住了,不会和父亲唱反调。”
不知不觉中,太子虽未登基,但已经提前控制了大明帝国。
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帝再次亲征阿鲁台,途中病重,只得踏上归途。
七月十八日,大军行至榆木川,夜空出现如碗大的流星,红色,绚烂夺目,之后,风雨大作,如瓦片大的冰雹砸下来,马匹折颈而死,没有头盔的战士甚至被砸破脑袋。
永乐帝传内阁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
两位大学士按照永乐帝的意思起草了传位诏书。
弥留之时,桌上的船钟到了整点,开始自行开船,甲板弹出两个相依的小人,乘风破浪。
永乐帝只觉得身体越来越轻,船越来越大,船上的人活了起来,日思夜想的那个人立在船头,恍若年轻时的模样,朝着他微笑挥手。
“妙仪,你来接我了!”恍惚中,永乐帝登船,牵着那人的手,再也不分开了。
第287章 洪熙
永乐帝戎马一生,青少年时作为藩王守护燕地,保家卫国;中年时起兵靖难,夺得皇位;之后对内励精图治,对外以战为防守,在位二十一年,就有六次亲征,最终,他死在征途,而非病床上,算是死得其所。
榆木川远在蒙古,得知永乐帝死讯,太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迎接皇帝的龙舆为名,把皇太孙朱瞻基打发出去,还把一枚小印给了长子:
“此乃大行皇帝初授我者,今吾以授汝,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
已经去世的皇帝叫大行皇帝,因为此时礼部还未给永乐帝选谥号,是在去世和确定谥号期间的临时尊称。
这是太子监国用的印章。
朱瞻基接过印章,太子又道:“北上凶险,除了要防范瓦剌人惊扰龙舆,也要防着汉王和赵王的残余势力乘机作乱,故,你出城时,将两万八千幼军带上,一路保护。”
两万八千幼军经历了倭寇之战后变得强悍起来,有了军魂,从杂牌军变成了正规军,三年前跟着皇太孙来到北京,一直在紫禁城作为禁军之一的府军前卫巡逻大内,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朱瞻基有些犹豫,说道:“大行皇帝在北征中去世,带走六十万大军,如今京城防守空虚,且赵王还在京城,尚未就藩,赵王府就有两队护卫,人数近两万人,万一……父亲,就留下幼军守护宫廷吧,儿子不用带那么多护卫。”
此乃朱瞻基肺腑之言,如今的局势,只要太子顺利登基,无论皇室和国家都会平稳过度,免于动荡。
但是太子被亲爹压制太久了,永乐帝去世,皇室有两个储君等着继承皇位!
赵王已经被太子暗地里设计“收拾”过了,虽然赵王还没有就藩,但是赵王是藩王,皇太孙是储君,对于太子而言,谁的威胁更大?
当然是皇太孙了。
所以,太子忌惮皇太孙,在继承皇位的关键时刻,赶紧把皇太孙和幼军打发出京城。
太子心中如此想,嘴上却说道:“孝字当先,迎接大行皇帝的龙舆要紧,孤已经下令,命宁阳侯和阳武侯先率三千骑兵回北京防护,还派了驸马沐昕去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还有西宁侯宋琥(也是一个驸马)协助魏国公守备南京,孤已经安排妥当,你莫要担心,专心迎接大行皇帝。”
其实英国公张辅也在亲征大军里,论威望和武力,这几个侯爵和驸马如何比得过永乐朝最出众的将星英国公?
但是太子就是不敢召英国公入京城,明显是害怕英国公和汉王有旧,虽然英国公张辅已经把小女儿献给太子当侧妃来表示忠心了,但太子还是不敢相信英国公,宁可退而求其次召回宁阳侯和阳武侯。
这种的道道,皇太孙心如明镜,见太子执意如此,想起太子妃的叮嘱,莫要和父亲唱反调,便不再提,领命而去。
现在的父亲,已经不是过去的父亲了。
对于父亲而言,我,汉王,赵王,都是威胁。
临行前,皇太孙抱着三岁的女儿亲了亲,叮嘱阿雷,“你每日去太子妃那里晨昏定省,不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有人若要试探你,不用理会,只管为大行皇帝举哀便是,等我回来。”
皇太孙和幼军都要走了,阿雷如何不明白太子的意思?只叹皇室之内无新事,后辈人重复着前辈的做的事情,哪怕当年对此多么痛恨,等到自己成为上位者,便会不由自主的重复、甚至,变本加厉。
阿雷预感到艰难的日子要来了,当皇太孙变成新的太子,当年东宫吃的苦头、遇到的困难,估摸要全部走一遍了。
两人过了六年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说好了共甘共苦,甜了六年,到了苦的时候了。
阿雷如临大敌,“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我会稳住皇太孙宫。你在外头要自己保重。”
朱瞻基遂带着幼军连夜出城,往漠北方向而去。
皇太孙一走,太子就开始预备登基了。
八月十一,京城文武百官集体上书,劝太子朱高炽登基,其辞曰:
“自昔帝王之垂统,皆传嫡长以兴邦(肯定太子无可挑剔的出身)……恭维大行皇帝文武圣神,高明广大……诚以皇太子殿下嫡长仁明……受抚军、监国之大权,摄尊祖配天之大祀(肯定太子监国时的优秀表现)……大行皇帝遗命殿下早登大宝(肯定太子合法继承皇位)……”
这份劝进书其实不是给太子看的,而是发在邸报里,给天下人看的,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继承皇位是出身独一无二、治国有道、且合法继承三大理由。
按照规矩,第一次劝进肯定要以正在丧父的哀伤之中而拒绝的。
太子当然想登基了,不过形式还是要走的。
次日,文武百官开始第二次上书劝进,太子依然以哀伤的理由拒绝。
八月十三,在京城的赵王朱高燧单独上了劝进表,连同文武百官的第三张劝进书一起送入东宫。
赵王单独上书,实属无奈。
赵王被太子大哥收拾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他疯了才会用给父亲投毒、弑父的方法谋反,捏造继位诏书的拙劣方法去谋反!
他没有做。
可是,赵王的岳父大人是黔国公沐晟,镇守西南多年。赵王这些年来,一直镇守在北京,无论军政都有根基,势力强大。赵王当然有争一争的心思,但是弑父杀兄这种事情他不敢做,他有底线的。
不过太子忌惮赵王啊,他被汉王弄得杯弓蛇影,根本不相信三弟。
于是,太子趁着永乐帝第五次亲征,他负责监国,大权在握的时候对赵王下手了,栽赃弑父谋反的罪名,将赵王在京城的军政势力连根拔起,连宫廷的耳目都一并除了。
然后,故技重施,跪地乞求永乐帝放过赵王,“都是下面人的错”。
太子得名又得利,赵王从此对太子刮目相看,胆小窝囊、妇人之仁都是假象,大哥的隐忍谋略,他和汉王加起来都比不上。
你大哥永远是你大哥。我们兄弟两个都玩不过大哥。
现在亲爹死了,唯一保护伞倒了,再一瞧,哟,连皇太孙和幼军都被打发出京城去了漠北。
连亲儿子的防备,赵王顿时有种危机感,害怕太子登基后来个秋后算账,找他这个三弟的麻烦,赶紧上书劝太子大哥登基,说“天位不可久虚,生民不可无主”,表示臣服,没有二心。
除了这个,赵王还捎信给山东乐安州的二哥汉王,要汉王赶紧上书劝太子继位,争一个从龙之功,将来兄弟两个要在大哥手里讨生活了,要有眼色啊!
赵王从小就将汉王视为榜样,觉得二哥足智多谋,武艺高强,兵法卓绝,可是汉王收到信后,立刻
焚毁,就像没收到似的,只是一味在王府举哀,根本没有写劝进表。
经历了丧子之痛,汉王依然是骄傲的性格,心想老子跪天跪地跪父母,才不会跪大哥,老子就不肯上书,有本事你登基之后给老子按上一个谋反杀了我啊!
杀了倒干净,让世人看清你虚伪!
由于汉王不肯上书,太子有些尴尬,他一直等二弟的反应,等两个弟弟都上书了,他就答应登基。
现在怎么办?尴尬了。
太子没得办法,只得三请三辞,说“夫国有大戚,四海生民如丧考妣,况于父子情当何如?予惟亮汝之忠,汝尚体予之哀恳,所请不允。”
八月十四日,大臣,京城名士老人等继续劝进,说“夫为天下国家者,其孝在于安宗社、固基业以为重。忽其重计,圣贤之孝,殆不如此。”
说你把社稷江山治理好,这就是最大的孝了,赶紧登基吧!
都第四次了,不能再推了。
八月十五,正值中秋节,太子朱高炽登基,大赦天下。宣布父亲永乐帝的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与妻子仁孝皇后合葬长陵(后来明世宗,也就是喜欢修仙嗑药的嘉靖皇帝时改庙号为成祖,后人把永乐帝统称明成祖,但由于本书写不到嘉靖年间,所以只称太宗皇帝)。
同时,也颁布了明年的年号——洪熙,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启用新年号,目前还是永乐二十一年,所以朱高炽成为洪熙帝。
除此之外,洪熙帝还封了妻子张氏为皇后,良娣郭氏为皇贵妃,嫡长子朱瞻基为太子,嫡长媳胡氏为太子妃,三岁的大孙女封为顺德郡主。
除了太子朱瞻基以外,所有的儿子都亲王,所有的女儿都封公主,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另外,洪熙帝还没有忘记自己兄弟姐妹,反正都是仁孝皇后一个娘生的,洪熙帝大手一挥,所有姐妹都升了长公主,两个不省心的弟弟也都加了俸禄。
此时朱瞻基还在送太宗皇帝龙舆在京城的途中,中途迎来敕封的圣旨,皇太孙转身变太子。
长陵再次开启,太宗皇帝棺椁抬进墓室,终与仁孝皇后合葬。
太宗皇帝葬礼结束,洪熙帝赶紧把赵王打发到藩地河南安阳,彻底结束了赵王在京城当钉子户的想法。
不过,汉王和赵王远在藩地,洪熙帝反而对两个亲弟弟亲厚起来了,各种赏赐不断,世人皆赞洪武帝宽厚仁慈,兄友弟恭。
洪熙帝搞定了“位置”的问题,随即发布了治国新政,一共三十五条。
一看到洪熙帝登基诏书的长度,太子朱瞻基,群臣都看得头晕,实在太长了!
建文帝登基时诏书的新政是八条。
太宗皇帝登基诏书新政一共二十四条。
洪熙帝搞出了足足三十五条!真是内容之丰富,和他庞大的体型极其相称。
可是一看诏书内容,太子朱瞻基的面上平静,心中却起了骇然大波:
三十五条,其中就有十四条完全和皇爷爷太宗皇帝的积极进取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
表面上看,是停止下西洋宝船、云南取宝石、交趾采金珠、撒马尔罕取马匹等等是,是为了减少皇室享乐开支。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