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买地计划
“你有兴趣就好。”老爷子此时内心非常有成就感。“到时你去余杭,就跟冯玉霞联系,她会带你把事情办好的。”
谢秀文挂了电话后,看到秦冠麟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冲过去一把搂住他的脖子,重重亲了他一下。
会这么兴奋,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项目赚钱容易。
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世看到相关信息时,总觉得别人有背景就是好,赚钱这么容易。
自己累死累活,把食品公司做到这一步,还不如人家建一栋楼赚得多。
没想到重生后,自己也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
“你这么喜欢,那就多搞几块地,建几栋商铺好了。”秦冠麟难得遇到她主动亲自己,开心得眉花眼笑。
以前他自恃身份,不愿意用父亲的特权,去获得这些便利。
但是建商铺不一样,大家机会均等,谁都可以参与竞争。
大不了自己多花些钱,把地买到手,反正阿文说过,那边将来的收益会非常高,多投入十几万,也不必心疼。
“不用了。”谢秀文听后连连摇头。“有机会参与就可以,做人不能太贪心,把所有好处全部占尽,那样以后会有麻烦的。”
可能是重生的原因,她现在变得有些迷信,平时为人处事,也尽量与人为善,不干缺德的事。
赚钱方面,尽量挑不起眼的项目来干,不借秦家的势,去赚利润特别高行业的钱。
一旦获得了收益,多给下面的人一些好处,不独吞利润。
现在房地产市场和租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算自己占有几栋楼也没有人关心。
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将来总有一天,这些信息会被人公开在网上。
如果有心人想调查自己的发家过程,这些项目,就会引人猜疑。
加上秦老的身份摆在那里,别有用心的人想抹黑,会非常方便。
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能保证一辈子平安。
“一切依你。”见妻子说得有理,秦冠麟也没有再劝。“不过甬城和沪市还没有大型的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在那两地各拿一块地,同样建一个市场——”
这样的话,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这个办法很好啊!”谢秀文想了想,觉得也没必要过份撇清。“如果那两个城市,有合适的地方,不管是建市场租出去,还是建高楼当写字楼,都是非常好的项目。”
而且她有重生优势在,知道哪些地方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她的目标很明确,必须把房子建在未来的核心地区,这样才容易租出去。
等到重生前几年,如果价格合适,就全部卖出去。
然后把资金投到新兴的领域。
虽然这几个城市,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的地方,房价会依然坚挺,但是到了那个时候,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减少房产项目,把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
“甬城暂时得等一等,沪市我最熟悉,可以先安排人去找块地——”秦冠麟见自己的主意被采纳,更加兴奋,“我去拿张地图,你在上面划几个地方,我再让人在这几个地区找合适的地方。”
以前只觉得妻子眼光比较好,管理能力也强。
自从发现她能让不治之症的病人恢复健康,就知道她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至于长辈们说的隐世门派,他不怎么相信。
两人在一起已经一年多了,没看她去找过自己的师门,也没有人能有她一样的本事。
所以她这些能力,很可能只有她一个人才有,所谓隐世门派,只是掩饰身份的借口,免得别有用心的人追查。
当然长辈们这样说,也可能是给她一个台阶,算是保护她的一种手段。
“行。”谢秀文对他的配合非常满意。“沪市是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如果提前布局,赚钱的机会确实比其它地方更多。”
明年浦东会规划成特区,接下来二十年,那边会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特别是黄浦江上几座大桥和隧道建好后,连通了浦东浦西,形成几个新的经济中心,不输于浦西的中心区。
最出名的自然是陆家嘴,然后是外高桥和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些地方。
只要能在这几处地方搞到一块土地,建成高档写字楼,日进斗金,不是神话。
其次是浦西徐家汇,原本不算太突出,九十年代也会成为最繁华的中心区。
然后一直往南延伸,漕溪路、漕宝路这一带,现在还比较偏僻,更不用说闵行区这边的莘庄和七宝,跟乡下差不多。
等地铁一开通,这里就很快发展起来。
能提前布局这几个地区,在未来都有丰厚的回报。
想到这里,谢秀文觉得与其投资大家都能看得到结果的地区,不如在这几个地方多拿一些地,用不了五年,地价就会飞涨。
到时候不管如何处理,都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还不容易被人诟病。
等秦冠麟拿来地图,谢秀文最终在陆家嘴这边画了一个圈,然后在徐家汇、桂林公园、漕河泾,莘庄、七宝这几个地方,同样画了一个圈。
“我也不清楚现在哪些地方发展得比较好,不过这几个地方未来价值比较大。”谢秀文把地图递给秦冠麟,同时装傻。“你让人去圈地的时候,尽量挑地价最便宜的地方就行。”
前世她去沪市谈生意,一开始都是来去匆匆,没时间好好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公司稳定下来,她才有时间带着家人,去沪市游玩,算是对当地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时桂林公园附近有锦江乐园,所以那边发展得比较好。
莘庄和七宝则是因为相对偏远,地铁开通后,大量的人到那里投资房产,经济一下子发展起来。
漕河泾附近有体育场,徐家汇就不用说了,那时候已经成了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人流量不比南京路少。
“放心。”秦冠麟对于谢秀文的安排,始终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几个地方,我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买多少地。”
谢秀文挂了电话后,看到秦冠麟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冲过去一把搂住他的脖子,重重亲了他一下。
会这么兴奋,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项目赚钱容易。
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世看到相关信息时,总觉得别人有背景就是好,赚钱这么容易。
自己累死累活,把食品公司做到这一步,还不如人家建一栋楼赚得多。
没想到重生后,自己也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
“你这么喜欢,那就多搞几块地,建几栋商铺好了。”秦冠麟难得遇到她主动亲自己,开心得眉花眼笑。
以前他自恃身份,不愿意用父亲的特权,去获得这些便利。
但是建商铺不一样,大家机会均等,谁都可以参与竞争。
大不了自己多花些钱,把地买到手,反正阿文说过,那边将来的收益会非常高,多投入十几万,也不必心疼。
“不用了。”谢秀文听后连连摇头。“有机会参与就可以,做人不能太贪心,把所有好处全部占尽,那样以后会有麻烦的。”
可能是重生的原因,她现在变得有些迷信,平时为人处事,也尽量与人为善,不干缺德的事。
赚钱方面,尽量挑不起眼的项目来干,不借秦家的势,去赚利润特别高行业的钱。
一旦获得了收益,多给下面的人一些好处,不独吞利润。
现在房地产市场和租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算自己占有几栋楼也没有人关心。
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将来总有一天,这些信息会被人公开在网上。
如果有心人想调查自己的发家过程,这些项目,就会引人猜疑。
加上秦老的身份摆在那里,别有用心的人想抹黑,会非常方便。
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能保证一辈子平安。
“一切依你。”见妻子说得有理,秦冠麟也没有再劝。“不过甬城和沪市还没有大型的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考虑在那两地各拿一块地,同样建一个市场——”
这样的话,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这个办法很好啊!”谢秀文想了想,觉得也没必要过份撇清。“如果那两个城市,有合适的地方,不管是建市场租出去,还是建高楼当写字楼,都是非常好的项目。”
而且她有重生优势在,知道哪些地方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她的目标很明确,必须把房子建在未来的核心地区,这样才容易租出去。
等到重生前几年,如果价格合适,就全部卖出去。
然后把资金投到新兴的领域。
虽然这几个城市,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的地方,房价会依然坚挺,但是到了那个时候,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减少房产项目,把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
“甬城暂时得等一等,沪市我最熟悉,可以先安排人去找块地——”秦冠麟见自己的主意被采纳,更加兴奋,“我去拿张地图,你在上面划几个地方,我再让人在这几个地区找合适的地方。”
以前只觉得妻子眼光比较好,管理能力也强。
自从发现她能让不治之症的病人恢复健康,就知道她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至于长辈们说的隐世门派,他不怎么相信。
两人在一起已经一年多了,没看她去找过自己的师门,也没有人能有她一样的本事。
所以她这些能力,很可能只有她一个人才有,所谓隐世门派,只是掩饰身份的借口,免得别有用心的人追查。
当然长辈们这样说,也可能是给她一个台阶,算是保护她的一种手段。
“行。”谢秀文对他的配合非常满意。“沪市是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如果提前布局,赚钱的机会确实比其它地方更多。”
明年浦东会规划成特区,接下来二十年,那边会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特别是黄浦江上几座大桥和隧道建好后,连通了浦东浦西,形成几个新的经济中心,不输于浦西的中心区。
最出名的自然是陆家嘴,然后是外高桥和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些地方。
只要能在这几处地方搞到一块土地,建成高档写字楼,日进斗金,不是神话。
其次是浦西徐家汇,原本不算太突出,九十年代也会成为最繁华的中心区。
然后一直往南延伸,漕溪路、漕宝路这一带,现在还比较偏僻,更不用说闵行区这边的莘庄和七宝,跟乡下差不多。
等地铁一开通,这里就很快发展起来。
能提前布局这几个地区,在未来都有丰厚的回报。
想到这里,谢秀文觉得与其投资大家都能看得到结果的地区,不如在这几个地方多拿一些地,用不了五年,地价就会飞涨。
到时候不管如何处理,都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还不容易被人诟病。
等秦冠麟拿来地图,谢秀文最终在陆家嘴这边画了一个圈,然后在徐家汇、桂林公园、漕河泾,莘庄、七宝这几个地方,同样画了一个圈。
“我也不清楚现在哪些地方发展得比较好,不过这几个地方未来价值比较大。”谢秀文把地图递给秦冠麟,同时装傻。“你让人去圈地的时候,尽量挑地价最便宜的地方就行。”
前世她去沪市谈生意,一开始都是来去匆匆,没时间好好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公司稳定下来,她才有时间带着家人,去沪市游玩,算是对当地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时桂林公园附近有锦江乐园,所以那边发展得比较好。
莘庄和七宝则是因为相对偏远,地铁开通后,大量的人到那里投资房产,经济一下子发展起来。
漕河泾附近有体育场,徐家汇就不用说了,那时候已经成了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人流量不比南京路少。
“放心。”秦冠麟对于谢秀文的安排,始终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几个地方,我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买多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