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去喝喜酒
第二天早上,三人告别二老,再次回乡下。
因为要带上乡下的家人,一辆车肯定不够,于是两人各开一辆车回去。
回到家里,爸妈和弟弟一家已经换好衣服,等在那里了。
于是载上他们,一起往冯村而去。
两个村隔了十几里地,路况却很差,平时骑自行车,得二十几分钟。
开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
车子开进村里,依然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冯金龙家今天已经张灯结彩。
他家有五间新造的两层楼房,外墙上贴了湖蓝色的马赛克,周围打了两米高的围墙,院子全部浇了水泥,非常宽敞,跟周围低矮的房子一比,他家显得特别气派。
这时候乡下结婚,除了贴大红双喜字,还会在墙上贴上很多大红色的对联,看起来特别喜庆。
当车子停在院子外面时,冯家的亲朋好友全惊动了,出来看是谁来了。
“你们总算来了。”冯金龙已经猜到是谁来了,看到下来的确实是谢世林一家,冯金龙满脸红光地上前打招呼。“快进屋里坐。”
这次邀请他们过来,倒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发达了。
主要是当初两家绝交,他认为谢世林不给自己面子。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八年,小儿子也要结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他为了女儿,不肯接受自己的条件,也不算错,没必要一直计较下去。
只是没想到他们能开两辆轿车过来,这是给自家涨面子的好事,他自然非常高兴。
又让身后的儿子叫人。
“谢叔叔,谢婶婶。”冯波抱着已经三岁大的女儿,和弟弟波涛一齐上前叫人。
当初两家亲如一家,大家自然非常熟悉。
就连周围的领居,也知道冯金龙有一个叫谢世林的好朋友。
“几年不见,没想到小波的女儿也这么大了。”谢世林感慨地说了一句,随手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塞到小姑娘的口袋里。
出来时他已经准备了好包,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就给孩子一个。
孩子满月和周岁,他们都没有参加,这红包算是把礼补上了。
“你这是做什么?”冯金龙见他这样,故作恼怒地说了一句,“今天是小涛结婚,你给他包个红包就行了——”
心里其实非常受用。
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又是村支书,在这种场合,好友当众给自己长脸,他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不少。
“我高兴,你有意见?”谢世林瞪了他一眼,嘴里不客气地回答。
有机会怼一下冯金龙,他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时,两人一言不合,就拌嘴的时候。
“没意见,没意见——”冯金龙连忙回答。“现在你们成了大老板,连轿车也开上了,我可惹不起了,还巴不得你多给几个红包呢!”
说完后悄悄望了秦冠麟一眼,这小伙子长得真帅,就算不说话,光站在那里,就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真是好饭不怕晚,还是谢世林的福气好,居然挑了一个这么出色的女婿。
自己这些年努力成为村支书又怎么样,还是被他比下去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谢秀文走上前去,从口袋拿出一根带金锁片金项圈,挂在小姑娘的脖子上,又朝她张开双手。“能让姑姑抱抱吗?”
小姑娘脸上有些干裂,皮肤带着点高原红,应该是乡下地方,父母放养的原因,经常吹风,把皮肤冻坏了。
这在乡下很正常,大多数孩子一到冬天,被冷水吹几次,就变成这样了。
小姑娘看到脖子上多了样东西,好奇地摸了摸。
见有个陌生人要抱自己,头一扭,钻到爸爸的怀里,不肯露面了。
“小波哥,好久不见了。”谢秀文见她这样,也没在意,跟冯波打了个招呼。
印象中兄弟俩都只有一米七出头,长得虎头虎脑的,不算丑,但跟帅完全不粘边。
原主当时喜欢帅气的夏春忠,自然看不上他。
现在他二十七岁了,因为今天弟弟结婚,他精心打扮过,看起来非常精神。
略长的头发全部后梳成大背头,还打了不少发油,这个距离能闻到那个味,里面一套藏蓝色西装,外面披了件军大衣,这打扮在乡下可能算帅了,她却觉得很像前世的保安。
“嗯。”冯波望了一眼她后面的男人,略带尴尬地应了声。
听父亲说,谢秀文现在嫁了个好男人。
光是听他说,没什么感觉,现在见了面,他顿时自惭形秽起来。
“进屋慢慢说。”冯金龙提醒道。
注意到儿子见了谢秀文夫妻后,连话都不敢说了,他暗骂不争气的同时,又没办法解决。
不过她们确实大方,给孙女的这个金锁片,又宽又厚,上面还有金项圈,看起来沉甸甸的,估计要上万块钱了。
进屋后,谢秀文正式把秦冠麟介绍给冯家人。
见他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身份,而露出嫌弃的表情,冯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冯金龙带着他们在堂屋中间的桌子边坐下来,又泡了茶端过来。
这张桌一般用来招待贵宾,现在谢家人过来,想来没有人比他们更有资格坐了。
大家坐下来开始喝茶,又说起这些年的变化。
冯波现在在镇上一家机械厂当机修工,工资有两百多块,算是混得不错。
波涛则在县城跟人学摩托车修理,将来出师后开个店,也能混口饭吃。
他们两人在村里年轻人里,算是混得最好的一批,不过被谢秀文姐弟俩一比,又远远不如了。
谢爸爸也说了两个孩子的情况,倒是没有详细说秦冠麟,只提到他是京城人,在县城开了几家工厂。
他的身份太敏感,不适合说出来。
“秦先生是开工厂的?”冯波听后心里一动,又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句。“厂里现在还招不招人?”
他老婆是隔壁村的农民,长得很漂亮,嫁过来后,当年就怀上了。
这几年一直在家里照看孩子,现在孩子大了,可以交给爸妈照看,她正想找个工作。
如果能进熟人的工厂,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因为要带上乡下的家人,一辆车肯定不够,于是两人各开一辆车回去。
回到家里,爸妈和弟弟一家已经换好衣服,等在那里了。
于是载上他们,一起往冯村而去。
两个村隔了十几里地,路况却很差,平时骑自行车,得二十几分钟。
开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
车子开进村里,依然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冯金龙家今天已经张灯结彩。
他家有五间新造的两层楼房,外墙上贴了湖蓝色的马赛克,周围打了两米高的围墙,院子全部浇了水泥,非常宽敞,跟周围低矮的房子一比,他家显得特别气派。
这时候乡下结婚,除了贴大红双喜字,还会在墙上贴上很多大红色的对联,看起来特别喜庆。
当车子停在院子外面时,冯家的亲朋好友全惊动了,出来看是谁来了。
“你们总算来了。”冯金龙已经猜到是谁来了,看到下来的确实是谢世林一家,冯金龙满脸红光地上前打招呼。“快进屋里坐。”
这次邀请他们过来,倒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发达了。
主要是当初两家绝交,他认为谢世林不给自己面子。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八年,小儿子也要结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他为了女儿,不肯接受自己的条件,也不算错,没必要一直计较下去。
只是没想到他们能开两辆轿车过来,这是给自家涨面子的好事,他自然非常高兴。
又让身后的儿子叫人。
“谢叔叔,谢婶婶。”冯波抱着已经三岁大的女儿,和弟弟波涛一齐上前叫人。
当初两家亲如一家,大家自然非常熟悉。
就连周围的领居,也知道冯金龙有一个叫谢世林的好朋友。
“几年不见,没想到小波的女儿也这么大了。”谢世林感慨地说了一句,随手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塞到小姑娘的口袋里。
出来时他已经准备了好包,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就给孩子一个。
孩子满月和周岁,他们都没有参加,这红包算是把礼补上了。
“你这是做什么?”冯金龙见他这样,故作恼怒地说了一句,“今天是小涛结婚,你给他包个红包就行了——”
心里其实非常受用。
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又是村支书,在这种场合,好友当众给自己长脸,他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不少。
“我高兴,你有意见?”谢世林瞪了他一眼,嘴里不客气地回答。
有机会怼一下冯金龙,他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时,两人一言不合,就拌嘴的时候。
“没意见,没意见——”冯金龙连忙回答。“现在你们成了大老板,连轿车也开上了,我可惹不起了,还巴不得你多给几个红包呢!”
说完后悄悄望了秦冠麟一眼,这小伙子长得真帅,就算不说话,光站在那里,就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真是好饭不怕晚,还是谢世林的福气好,居然挑了一个这么出色的女婿。
自己这些年努力成为村支书又怎么样,还是被他比下去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谢秀文走上前去,从口袋拿出一根带金锁片金项圈,挂在小姑娘的脖子上,又朝她张开双手。“能让姑姑抱抱吗?”
小姑娘脸上有些干裂,皮肤带着点高原红,应该是乡下地方,父母放养的原因,经常吹风,把皮肤冻坏了。
这在乡下很正常,大多数孩子一到冬天,被冷水吹几次,就变成这样了。
小姑娘看到脖子上多了样东西,好奇地摸了摸。
见有个陌生人要抱自己,头一扭,钻到爸爸的怀里,不肯露面了。
“小波哥,好久不见了。”谢秀文见她这样,也没在意,跟冯波打了个招呼。
印象中兄弟俩都只有一米七出头,长得虎头虎脑的,不算丑,但跟帅完全不粘边。
原主当时喜欢帅气的夏春忠,自然看不上他。
现在他二十七岁了,因为今天弟弟结婚,他精心打扮过,看起来非常精神。
略长的头发全部后梳成大背头,还打了不少发油,这个距离能闻到那个味,里面一套藏蓝色西装,外面披了件军大衣,这打扮在乡下可能算帅了,她却觉得很像前世的保安。
“嗯。”冯波望了一眼她后面的男人,略带尴尬地应了声。
听父亲说,谢秀文现在嫁了个好男人。
光是听他说,没什么感觉,现在见了面,他顿时自惭形秽起来。
“进屋慢慢说。”冯金龙提醒道。
注意到儿子见了谢秀文夫妻后,连话都不敢说了,他暗骂不争气的同时,又没办法解决。
不过她们确实大方,给孙女的这个金锁片,又宽又厚,上面还有金项圈,看起来沉甸甸的,估计要上万块钱了。
进屋后,谢秀文正式把秦冠麟介绍给冯家人。
见他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身份,而露出嫌弃的表情,冯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冯金龙带着他们在堂屋中间的桌子边坐下来,又泡了茶端过来。
这张桌一般用来招待贵宾,现在谢家人过来,想来没有人比他们更有资格坐了。
大家坐下来开始喝茶,又说起这些年的变化。
冯波现在在镇上一家机械厂当机修工,工资有两百多块,算是混得不错。
波涛则在县城跟人学摩托车修理,将来出师后开个店,也能混口饭吃。
他们两人在村里年轻人里,算是混得最好的一批,不过被谢秀文姐弟俩一比,又远远不如了。
谢爸爸也说了两个孩子的情况,倒是没有详细说秦冠麟,只提到他是京城人,在县城开了几家工厂。
他的身份太敏感,不适合说出来。
“秦先生是开工厂的?”冯波听后心里一动,又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句。“厂里现在还招不招人?”
他老婆是隔壁村的农民,长得很漂亮,嫁过来后,当年就怀上了。
这几年一直在家里照看孩子,现在孩子大了,可以交给爸妈照看,她正想找个工作。
如果能进熟人的工厂,那就再理想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