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澜道 第358节
等回到熟悉的牢房,洛婉清坐进房中,靠着墙壁,终于重重舒了一口气。
她从吊桥离开后,便马不停蹄下山。
她在前两天提前准备了伤药吃食银钱和易容的衣物放在山里,寻到这些东西后,她便简单易容,穿着禁军的衣服,大摇大摆从搜查的人群中走过。
但运气不太好,中途被一个士兵盘问,无奈之下只能动手打晕了对方,等从山上下来时,禁军便发现了那个晕倒的士兵,开始满城搜捕。
东都已经封城,她无法出去,按照这样的搜捕力度,她很快便被发现。
本来还想在外面待几日再来找李宗,可为了不让人抓到,她只能将计划提前。
于是她一路急奔潜行入宫,以她的身手绕过普通士兵不是难事,只是有杨淳在,她也不做能隐匿在宫中的妄想,干脆大大方方现身,和李宗摊开说。
走到这个时候,李宗别无选择,也不会做其他选择了。
如今郑家必反,哪怕郑璧奎不反,随便风吹草动,都足以让李宗心生怀疑。
而李宗和郑家之间,一旦开战,但凡有半分犹豫,让郑家有了气候,世家响应,李宗也就走到头了。
所以他一定会做好所有准备,在火星子冒出来之时,立刻扑灭。
只是李宗自己都没意识到,如今无论郑氏做什么,在他眼中都是火星子了。
从郑璧奎在大殿上公然对张逸然行凶,在内庭给纪青下毒,损毁登闻鼓殴打大臣……
他对郑家的耐心,早就一点点被磨平了。
所以他总会无意识选择相信对郑家不利的消息,所以这一次刺杀,其实根本还没开始查,他已经下意识默认了这场刺杀的由来。
如今的郑氏,不反也得反,只要郑氏一反,李宗立刻出兵,等战事结束,为了安抚世家,表明他并无对所有人下手之意,他便一定会找一个人顶罪。
谁出征司州,谁就是那个替罪羊。
如果没有她,那这个人就是谢恒。
可如今有了她,李宗便不必自断臂膀。
将她封为监察司司主,之后再领军平乱前往司州,平乱后以祸乱司州之名处死。
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只是为了将她提到司主督军之位,必定要抹去她之前的罪名,给她一些功勋,现下最方便的,便是将杀郑平生一事,从刺杀逆转为护驾有功,再斥谢恒办事不利降职,将她升为司主。
一旦李宗这样做,她便可以彻彻底底成为李宗的直系,这一场婚礼,也就成了她奉李宗之命行事,她与谢恒,也就彻底断了干系。
无论是杀太子、杀东宫六率、还是雪灵山那五百人,最后,她都可以放在李宗头上,从此和李宗绑定。
从刺杀郑平生开始,他的命运,她来改写。
洛婉清闭上眼睛,终于感觉到几分心安。
天牢能听到外面的雨声,她有些太累,听着雨声,便觉困乏。
她握着谢恒给她那块红布家书,终于大着胆子想起从林中逃走时,最后看他那一眼。
他好像很生气。
也是,怎么会不生气呢?
这样重要的日子,她甚至还同他说过,流风岛那次婚礼她没去,这次会还他,结果又跑了。
他把她放走,也不知道他打算如何同李宗交代,他的脾气,应该不会把事儿都往她身上推,或许……她杀郑平生,他也料到了。
这红布上写着“山门夜敞”,就是在等她回去。
可她成为监察司司主之前,她不会回去了。
洛婉清轻笑一声,让自己不再多想。
她怕自己一想那个人,便停不下来。
今夜洞房花烛,她该回去的。
她想回去的。
洛婉清就这样消失在了那个新婚之夜。
官兵搜山时见过她最后一次,根据痕迹追入东都,随后东都封锁,挨家挨户搜查了三日,实在寻不到人,为避免造成百姓不安,才终于解禁。
明处不再搜查,监察司和李归玉的人却没有一刻停歇,双方几乎找遍东都所有可能的地方,都不见洛婉清的身影,没有任何异常的消息,唯一的不同之处,也不过是李宗当夜似乎心情不好,在宫中与值勤的守卫有些不悦,发了很大的脾气,将当夜宫里所有守卫都杖责扔进地牢。
为此谢恒也是在宫里查了又查探了又探,却也没有半点线索。
洛婉清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般,生死不知,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民间又传出许多流言,大多缘起于这场混乱的婚礼。
有人说,是洛婉清为父报仇,故意引诱谢恒,谢恒为了女人昏了头,才让洛婉清有了刺杀之机。
有人说,是谢恒不满于洛氏案,给洛婉清讨个公道,让她刺杀郑平生;
还有一些阴谋者论调,说洛婉清当时说自己是奉陛下之命,或许是皇帝借洛婉清之手刺杀郑平生……
说来说去,最后兜兜转转,好事者都会落到最近热门新书《风月监察司》身上。
这是一本描写了孤女柳清清一家被未婚夫陷害后,改名换姓考上监察司,相继遇到御史张纯、监察司司主谢观兰等人,在众人帮助下报得家仇,最终成为监察司第一女司使的热血传奇。
这本书光看故事倒也算老生常谈,可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刚好就在告状之后不久,便在大夏先后印刷售卖。
书中故事与洛婉清的生平一一对应,写作者本就是当红作者,加之对监察司、皇宫等百姓难以触及之处极为了解,笔触之下,人物栩栩如生,真假难辨,角色虽然未谈情爱,但生死相交,倒惹得大家猜想蹁跹,成为大夏热作。
监察司过去在百姓心中,一贯霸道神秘,格外可怖,但在这文之中,谢观兰面冷心善刚正不阿,为了柳清清被群臣诬陷造谣,最终差点身死。
极美、强、惨、正于一身,成为了近来东都人心中完美的青天。
在这文影响之下,最近谢恒上朝的路上,人都多了不少,远远看见谢恒偶尔在马车中露出的脸,大家手里的书,再抬头看看人,竟就觉得,谢恒的眉眼,好似都温柔了不少。
大家对书里的情节,推测着如今的情况,洛婉清不知去向,大家再看看书中女司使沉冤昭雪,意气风发的模样,不由得有些伤感。
书里谢观兰被冤下狱,柳清清敲了登闻鼓,百姓与她一同跪在宫门前面圣,皇帝深受感动,于是大义灭亲,给了一个完美结局。
可现实之中,所有百姓鼓足勇气入宫作证之后,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登闻鼓是假的,最终的公道,似乎除了洛婉清自己那一刀,谁都给不了她。
但给了那一刀……
“郑家不会反吧?”
大家不由得有些担心。
随后有人叹息道:“这就要看郑家的态度了,不过他们要反,也至少要一个多月,大家好好过日子吧!”
按着道理,逃出来的郑家人逃回司州,马不眠不休,也要跑四日。
等郑家人商量商量,决定谋反,消息传回来,大约就要一个月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七日之后,郑氏谋反的消息,便传回东都。
谢恒在上朝路上听着青崖仔细汇报:“郑氏两日前攻占了景怀府的县衙,挂起了白布,竖起了家徽旗。”
“从东都到司州,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要三日,”朱雀听着,有些想不明白,“两日前,也就郑平生才死了五天,郑家就起事了?郑璧奎刚到没睡醒吧?郑家人这么冲动的吗?”
听到这话,谢恒和青崖对视一眼,淡道:“查查。”
“查不查都不重要了,”青崖收起消息,抬头看向谢恒,“只看去司州的人选,如何安排了。”
谢恒点头,心不在焉。
青崖想了想,便知谢恒在想什么,斟酌着道:“公子,没有消息,现下就是最好的消息。”
谢恒应声,没有多说。
一行人到了宫门,谢恒如平日一般上朝,进殿,只是这些时日他总是有些恍惚,恍惚带着不安,却又不敢多想。
青崖说得对,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今日早朝相比平日有些凝重,世家大族忧心忡忡,怕是都得到了战报。
李宗进殿时扫了一眼,倒是格外平静,他坐上高坐,如同平日一般询问着各地天气,只是还未问完,满脸焦灼的兵部尚书孙正理便有些按耐不住,打断了李宗道:“陛下,臣有要事要报!”
“什么要事啊?”
李宗慢慢悠悠看过来,孙正理立刻道:“昨夜兵部收到消息,郑氏族人带人攻占了司州景怀府县衙,如今已经祭出家旗悬于衙内,郑氏反了!”
这话一出,朝堂上没有得到消息的臣子瞬间哗然出声。
李宗面色不变,点头道:“朕知道。”
“陛下,”孙正里急道,“您既然知道,打算如何处置郑氏?”
“此事如何处置,上次不是已经有结果了吗?”
李归玉笑着开口,抬眸看向谢恒:“谢司主惹出来的事,谢司主不是说了吗,由他亲自率军,一月之内平定司州,如果让郑氏踏出司州半步,谢司主提头来见,这些话,司主可还记得?”
李归玉重复了一遍谢恒的话,谢恒立刻抬手出列,正要开口,就听李宗道:“谢爱卿不过说些玩笑话,归玉你怎么当了真?”
谢恒闻言一顿,直觉有些不对,他抬头看向高处李宗,就见李宗似是思考着道:“此事兹事体大,不可玩笑。”
“陛下说得是。”
王神奉听着,抬手行礼,认真道:“整军备战,非一日之功,陛下,如今还是让人再探探情况,等确认郑氏谋逆,再决定是谈是打。同时也方便从边境调将领回到东都,兵部户部准备粮草军械,等准备好后……”
“东都都能被郑氏打下来了。”
李宗打断王神奉的话:“兵贵神速,哪里有准备好再打的道理?”
“陛下是想要出征讨伐郑氏?”
王神奉明白了李宗的意思,试探着确认,李宗点头:“不错。”
“那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王神奉追问,李宗却不答话。
朝堂安安静静,所有人都清楚,在场不是没有将领,但是将领多出于世家子弟,世家姻亲众多,盘根错节,讨伐郑氏这并非驱逐外族,李宗想打,却无人敢出声,就算出了声,真的上了战场,到底是打郑氏,还是反攻东都,谁也说不定。
唯一只有一个人,有身份,有能力,得李宗信任。
“陛下,”谢恒见李宗不言,立刻站了出来,“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宗闻言轻笑,摇头道:“你不合适。”
谢恒一愣,竟是猜不出李宗想要做什么。
他直觉不对,心跳得有些快,他不合适,谁又合适?
李宗有其他人选,谁是这个人选?
她从吊桥离开后,便马不停蹄下山。
她在前两天提前准备了伤药吃食银钱和易容的衣物放在山里,寻到这些东西后,她便简单易容,穿着禁军的衣服,大摇大摆从搜查的人群中走过。
但运气不太好,中途被一个士兵盘问,无奈之下只能动手打晕了对方,等从山上下来时,禁军便发现了那个晕倒的士兵,开始满城搜捕。
东都已经封城,她无法出去,按照这样的搜捕力度,她很快便被发现。
本来还想在外面待几日再来找李宗,可为了不让人抓到,她只能将计划提前。
于是她一路急奔潜行入宫,以她的身手绕过普通士兵不是难事,只是有杨淳在,她也不做能隐匿在宫中的妄想,干脆大大方方现身,和李宗摊开说。
走到这个时候,李宗别无选择,也不会做其他选择了。
如今郑家必反,哪怕郑璧奎不反,随便风吹草动,都足以让李宗心生怀疑。
而李宗和郑家之间,一旦开战,但凡有半分犹豫,让郑家有了气候,世家响应,李宗也就走到头了。
所以他一定会做好所有准备,在火星子冒出来之时,立刻扑灭。
只是李宗自己都没意识到,如今无论郑氏做什么,在他眼中都是火星子了。
从郑璧奎在大殿上公然对张逸然行凶,在内庭给纪青下毒,损毁登闻鼓殴打大臣……
他对郑家的耐心,早就一点点被磨平了。
所以他总会无意识选择相信对郑家不利的消息,所以这一次刺杀,其实根本还没开始查,他已经下意识默认了这场刺杀的由来。
如今的郑氏,不反也得反,只要郑氏一反,李宗立刻出兵,等战事结束,为了安抚世家,表明他并无对所有人下手之意,他便一定会找一个人顶罪。
谁出征司州,谁就是那个替罪羊。
如果没有她,那这个人就是谢恒。
可如今有了她,李宗便不必自断臂膀。
将她封为监察司司主,之后再领军平乱前往司州,平乱后以祸乱司州之名处死。
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只是为了将她提到司主督军之位,必定要抹去她之前的罪名,给她一些功勋,现下最方便的,便是将杀郑平生一事,从刺杀逆转为护驾有功,再斥谢恒办事不利降职,将她升为司主。
一旦李宗这样做,她便可以彻彻底底成为李宗的直系,这一场婚礼,也就成了她奉李宗之命行事,她与谢恒,也就彻底断了干系。
无论是杀太子、杀东宫六率、还是雪灵山那五百人,最后,她都可以放在李宗头上,从此和李宗绑定。
从刺杀郑平生开始,他的命运,她来改写。
洛婉清闭上眼睛,终于感觉到几分心安。
天牢能听到外面的雨声,她有些太累,听着雨声,便觉困乏。
她握着谢恒给她那块红布家书,终于大着胆子想起从林中逃走时,最后看他那一眼。
他好像很生气。
也是,怎么会不生气呢?
这样重要的日子,她甚至还同他说过,流风岛那次婚礼她没去,这次会还他,结果又跑了。
他把她放走,也不知道他打算如何同李宗交代,他的脾气,应该不会把事儿都往她身上推,或许……她杀郑平生,他也料到了。
这红布上写着“山门夜敞”,就是在等她回去。
可她成为监察司司主之前,她不会回去了。
洛婉清轻笑一声,让自己不再多想。
她怕自己一想那个人,便停不下来。
今夜洞房花烛,她该回去的。
她想回去的。
洛婉清就这样消失在了那个新婚之夜。
官兵搜山时见过她最后一次,根据痕迹追入东都,随后东都封锁,挨家挨户搜查了三日,实在寻不到人,为避免造成百姓不安,才终于解禁。
明处不再搜查,监察司和李归玉的人却没有一刻停歇,双方几乎找遍东都所有可能的地方,都不见洛婉清的身影,没有任何异常的消息,唯一的不同之处,也不过是李宗当夜似乎心情不好,在宫中与值勤的守卫有些不悦,发了很大的脾气,将当夜宫里所有守卫都杖责扔进地牢。
为此谢恒也是在宫里查了又查探了又探,却也没有半点线索。
洛婉清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般,生死不知,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民间又传出许多流言,大多缘起于这场混乱的婚礼。
有人说,是洛婉清为父报仇,故意引诱谢恒,谢恒为了女人昏了头,才让洛婉清有了刺杀之机。
有人说,是谢恒不满于洛氏案,给洛婉清讨个公道,让她刺杀郑平生;
还有一些阴谋者论调,说洛婉清当时说自己是奉陛下之命,或许是皇帝借洛婉清之手刺杀郑平生……
说来说去,最后兜兜转转,好事者都会落到最近热门新书《风月监察司》身上。
这是一本描写了孤女柳清清一家被未婚夫陷害后,改名换姓考上监察司,相继遇到御史张纯、监察司司主谢观兰等人,在众人帮助下报得家仇,最终成为监察司第一女司使的热血传奇。
这本书光看故事倒也算老生常谈,可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刚好就在告状之后不久,便在大夏先后印刷售卖。
书中故事与洛婉清的生平一一对应,写作者本就是当红作者,加之对监察司、皇宫等百姓难以触及之处极为了解,笔触之下,人物栩栩如生,真假难辨,角色虽然未谈情爱,但生死相交,倒惹得大家猜想蹁跹,成为大夏热作。
监察司过去在百姓心中,一贯霸道神秘,格外可怖,但在这文之中,谢观兰面冷心善刚正不阿,为了柳清清被群臣诬陷造谣,最终差点身死。
极美、强、惨、正于一身,成为了近来东都人心中完美的青天。
在这文影响之下,最近谢恒上朝的路上,人都多了不少,远远看见谢恒偶尔在马车中露出的脸,大家手里的书,再抬头看看人,竟就觉得,谢恒的眉眼,好似都温柔了不少。
大家对书里的情节,推测着如今的情况,洛婉清不知去向,大家再看看书中女司使沉冤昭雪,意气风发的模样,不由得有些伤感。
书里谢观兰被冤下狱,柳清清敲了登闻鼓,百姓与她一同跪在宫门前面圣,皇帝深受感动,于是大义灭亲,给了一个完美结局。
可现实之中,所有百姓鼓足勇气入宫作证之后,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登闻鼓是假的,最终的公道,似乎除了洛婉清自己那一刀,谁都给不了她。
但给了那一刀……
“郑家不会反吧?”
大家不由得有些担心。
随后有人叹息道:“这就要看郑家的态度了,不过他们要反,也至少要一个多月,大家好好过日子吧!”
按着道理,逃出来的郑家人逃回司州,马不眠不休,也要跑四日。
等郑家人商量商量,决定谋反,消息传回来,大约就要一个月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七日之后,郑氏谋反的消息,便传回东都。
谢恒在上朝路上听着青崖仔细汇报:“郑氏两日前攻占了景怀府的县衙,挂起了白布,竖起了家徽旗。”
“从东都到司州,快马加鞭不眠不休也要三日,”朱雀听着,有些想不明白,“两日前,也就郑平生才死了五天,郑家就起事了?郑璧奎刚到没睡醒吧?郑家人这么冲动的吗?”
听到这话,谢恒和青崖对视一眼,淡道:“查查。”
“查不查都不重要了,”青崖收起消息,抬头看向谢恒,“只看去司州的人选,如何安排了。”
谢恒点头,心不在焉。
青崖想了想,便知谢恒在想什么,斟酌着道:“公子,没有消息,现下就是最好的消息。”
谢恒应声,没有多说。
一行人到了宫门,谢恒如平日一般上朝,进殿,只是这些时日他总是有些恍惚,恍惚带着不安,却又不敢多想。
青崖说得对,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今日早朝相比平日有些凝重,世家大族忧心忡忡,怕是都得到了战报。
李宗进殿时扫了一眼,倒是格外平静,他坐上高坐,如同平日一般询问着各地天气,只是还未问完,满脸焦灼的兵部尚书孙正理便有些按耐不住,打断了李宗道:“陛下,臣有要事要报!”
“什么要事啊?”
李宗慢慢悠悠看过来,孙正理立刻道:“昨夜兵部收到消息,郑氏族人带人攻占了司州景怀府县衙,如今已经祭出家旗悬于衙内,郑氏反了!”
这话一出,朝堂上没有得到消息的臣子瞬间哗然出声。
李宗面色不变,点头道:“朕知道。”
“陛下,”孙正里急道,“您既然知道,打算如何处置郑氏?”
“此事如何处置,上次不是已经有结果了吗?”
李归玉笑着开口,抬眸看向谢恒:“谢司主惹出来的事,谢司主不是说了吗,由他亲自率军,一月之内平定司州,如果让郑氏踏出司州半步,谢司主提头来见,这些话,司主可还记得?”
李归玉重复了一遍谢恒的话,谢恒立刻抬手出列,正要开口,就听李宗道:“谢爱卿不过说些玩笑话,归玉你怎么当了真?”
谢恒闻言一顿,直觉有些不对,他抬头看向高处李宗,就见李宗似是思考着道:“此事兹事体大,不可玩笑。”
“陛下说得是。”
王神奉听着,抬手行礼,认真道:“整军备战,非一日之功,陛下,如今还是让人再探探情况,等确认郑氏谋逆,再决定是谈是打。同时也方便从边境调将领回到东都,兵部户部准备粮草军械,等准备好后……”
“东都都能被郑氏打下来了。”
李宗打断王神奉的话:“兵贵神速,哪里有准备好再打的道理?”
“陛下是想要出征讨伐郑氏?”
王神奉明白了李宗的意思,试探着确认,李宗点头:“不错。”
“那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王神奉追问,李宗却不答话。
朝堂安安静静,所有人都清楚,在场不是没有将领,但是将领多出于世家子弟,世家姻亲众多,盘根错节,讨伐郑氏这并非驱逐外族,李宗想打,却无人敢出声,就算出了声,真的上了战场,到底是打郑氏,还是反攻东都,谁也说不定。
唯一只有一个人,有身份,有能力,得李宗信任。
“陛下,”谢恒见李宗不言,立刻站了出来,“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宗闻言轻笑,摇头道:“你不合适。”
谢恒一愣,竟是猜不出李宗想要做什么。
他直觉不对,心跳得有些快,他不合适,谁又合适?
李宗有其他人选,谁是这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