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86节
  事实上,哪怕辽主真的选择臣服了,刘皇帝也未必会同意,他可不会学夫差,给人卧薪尝胆的机会。他所享受的,还是敌人屈服给他带来的心理满足感。然而,耶律贤却似乎有些不上道。
  此番,忽闻有辽使来,心有所念,刘皇帝也就下意识觉得是耶律贤扛不住了,派人乞和来了。
  “萧思温?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啊!”刘皇帝玩味一笑:“前者汉辽两度议和,都是那萧护思,怎么此番换了萧思温?可曾表明来意?”
  张雍答道:“萧思温表上所言,正是奉辽主之命,南来议和!”
  “哈哈!”闻言,刘皇帝顿时大笑,脸上浮现出明显的自得之色,而后淡淡道:“朕还以为耶律贤的骨头硬,宁亡不屈了!”
  “不过,奏上还言,萧思温此来有所异样!”张雍又道。
  “有何异样?”刘皇帝不禁发问。
  “据燕山道上报,萧思温随行扈从上百人,车辆甚多!”张雍禀道。
  “这有何异?不过排场大了些,萧思温既为辽国高官重臣,又是契丹贵族,多带些人有甚奇怪之处?再者,辽国内部可不安宁,多备些扈从以作保护,并不足奇吧!”刘皇帝说道。
  “这上百扈从中,包括萧思温的家眷子嗣,赵相言,萧思温此番似乎是举家南徙!”张雍道。
  “哦!”刘皇帝顿时醒了神,显然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悠悠道:“看来其中,确有蹊跷,朕倒对此人来意,更感兴趣了!”
  思考一会儿,刘皇帝指出:“朕记得,此前武德司、军情司所报辽国内情,都曾提到,自耶律贤返回临潢府后,对萧思温有些不满,屡有指谪,这位萧枢密在辽国朝堂的日子,可是不那么好过啊!”
  “陛下的意思是?”张雍会意,问道。
  “不必去猜,朕也不想去猜!”刘皇帝微抬手,说道:“人既然已经来了,什么情况,有何目的,早晚会浮出水面!”
  “那关于此奏,政事堂那边,如何答复?”张雍请示道。
  “有客南来,就便招呼着!”刘皇帝吩咐道:“就让赵普他们按正常礼节接待吧,让沿途官府,做好供应,若真为议和,那同那萧思温谈一谈,怎么谈,让赵普自己拿捏!
  另外,朕这段时间就待在嵩山了,待秋凉之后再返京,一应事务,仍有太子与赵普主持!就这样,拟制发传吧!”
  “是!”张雍应命。
  “对了,恩科试举快开始了!”刘皇帝道:“这可是下半年开年朝廷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容不得疏忽,让政事堂尤加重视,尤其武举,此为开国第一例,务必做到妥善周全!”
  “是!”
  “你去吧!朕再小酌几杯!”刘皇帝摆摆手。
  “臣,告退!”张雍起身礼退。
  ……
  远隔千里以外,自燕山通往河北的官道上,一支上百人的车队正缓缓而行,车轮辚辚作响。车队扈从,全是异域服饰,十分显著的契丹发式,一个个沉默不语,低调行路,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这支队伍,自然就是南来的萧思温一行了。而队伍之外,尚有一队大汉官骑,前面引道,后面压路,当然,免不了的是监视着这些契丹人,哪怕他们挂着使节的名头。
  烈日之下的赶路,滋味是不好受的,官骑们奉命,不敢迁延怠慢,但难免心生火气,看着这些契丹人的目光也多有不善,监视可谓严密。
  一直到日暮,将至驿所,车队终于停下,带队的一名军官扬鞭策马,驰至其中一辆马车前,微仰着头,大声唤道:“萧使君!”
  车帘掀开,一张疲惫且沧桑的老脸探了出来,正是萧思温这契丹老酋。看着军官,萧思温也不在意其倨傲态度,含笑道:“张队将,有何见教?”
  队将盯着萧思温,手指前方,道:“已至道界,再往前走,就是河北了,我们弟兄也就将你们送到此处,就此分手吧!待河北来人交接过后,我们就当返回复命了!”
  “多谢张队将!”萧思温闻言,当即说道。
  “谢就免了!您是大人物,朝廷的座上宾客,我们只是当兵的,奉命行事罢了!”队将淡淡道。
  能够感受到队将语气中的不满,日虽已暮,夏风习习,但天气仍旧炎热。对此,萧思温不以为意,回过身,从车厢里取过一个小箱子,递给队将,道:“有劳张队将一路开路护送,辛苦了,区区薄礼,略表心意,还望收纳!”
  队将闻言眉头一挑,目光顿时就被这箱子吸引了,倾身接过,最上却客气得很:“萧使君客气了,大可不必!”
  接过,把箱子稍微打开个细缝,往里一瞧,顿时笑开了花,脸上怨气也没了,嘿嘿笑道:“这如何担当得起,若是让上面知道了,怕是要问责了,萧使君这是让我犯错了!”
  话是这般说,但队长很麻利地将箱子收到马背上的一个篼篓里,还用一张灰布掩上。见其动作,萧思温面色如常,只是亲和地道:“应该的!自大定府南来,队将与官兵们沿途护送数百里,确实不易,我们这一行人也多受照应,老夫心存感谢,别无他意!”
  听其言,队将看萧思温这老酋也越发顺眼了,当即拱手道:“此处乃是河驿,萧使君一行就在此歇息一夜,在下与河北来人交待后,明日再护送你们南下!”
  “一切悉听队将安排!”萧思温也拱手回了个礼。
  “萧使君且稍坐!”
  言罢,队将便打马而去,马蹄子似乎都撩得欢快。望着其背影,萧思温老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了,望向南面,隐隐能听到河水奔腾之音,那是巨马河。
  “也不知当初萧护思南使,是否也是这般经历!”萧思温面色深沉,低声感慨了一句,而后放下帘幕,缩回车内。
  第380章 投汉
  萧思温一行落宿的地方名叫界桥驿,乃是燕山、河北两道交界处三大驿之一,位置居其中。北伐收复燕云之前,乃是朝廷修建在河北的一座桥头堡,燕山尽复后,军事上的作用大大降低,却也成为了南北交通要衢,官府特地设驿于此。
  名字取自于三国时期袁绍、公孙瓒界桥之战,虽然传闻成疑,据说战场就在附近,隔得不远,便是更加热闹的临河渡头。
  开宝北伐期间,界桥驿也是朝廷陆上军需转运的重要兵站,而战事结束,国家趋于安稳之后,此驿也迅速恢复了繁荣,并且依托着南北交通的便利,其景状更胜往昔。
  密布于大汉的驿站,大多具备一个特点,那便是驿镇一体,并非只作驿传作用,大多都是以驿成镇,人口密集,经济繁荣。且越处交通便利处,就越繁荣。
  像两京的陈桥、祥符、永安、延禧等驿站,更是天下闻名的大驿。界桥当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至少在这拒马河畔,燕冀交会之地,其繁荣是肉眼可见的。喧闹之声,由日及夜,商旅行人,车马货物,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大汉民间的繁荣,也正体现在这些喧嚣之中。
  前来接应萧思温一行的,乃是河北都司下属官骑,领头的更是一名营将。小鬼难缠的道理,萧思温似乎看得十分透彻,在界桥驿,萧思温还专门宴请前来的接应的军官们,夜深方休。
  夜虽深,但驿站内的喧闹似乎永远没个尽头,不论是堂间还是房内,总能传出阵阵的交谈声,酒酿是最为助兴的。
  萧思温站在窗前,透过缝隙,默默观察着驿内的场景,老脸之上透着一抹深沉,眉宇紧紧锁起,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注视良久,回身坐下,自怀里掏出一份羊皮纸,摊开,借着烛火的映照,默默注视着上边的图画与文字。
  “砰砰”两记敲门声响起,萧思温一惊,立时将羊皮纸掩起,抬眼沉声道:“谁?”
  “爹爹,是我!”脆若莺语的声音响起。
  闻之,萧思温脸上的戒备方才松懈下来,轻舒了口气,道:“进来!”
  房门缓缓打开,一名少女,莲步款款入内,还不忘记回身将房门掩上。少女长相,自然是美丽的,或许算不得姿颜绝色,倾国倾城,但是地道的美人一枚,尤其是,那双眼眸,传神动人。
  此女,自然是萧思温的小女儿,萧绰,萧燕燕。此时的萧燕燕,还只是一名妙龄少女,与历史上那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可谓天差地别,但萦绕其身的那抹英气,却是油然而生,引人注目。
  头饰珠玉,一身的绿罗裙,完全一副汉族大家闺秀的气质的。见着爱女,萧思温的表情十分和蔼,笑容温和,道:“燕燕!坐!你这身打扮,很好啊,换作任何一个汉人,都不会觉得你是我契丹族人!”
  闻言,萧绰红唇微扬,轻声道:“还是爹爹培养得好!”
  萧思温则叹了口气,道:“以燕燕之姿,原本前途无量,陛下本有意纳你为后的,我也是乐成此事。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汉辽刀兵遽起,此事未成。你两个姐姐,没有给她们择成良配,你择更加可惜……不过,也未必是件坏事!”
  听萧思温谈及这些,萧绰面容平静,仿佛不是在讲自己的婚姻大事一般,看着父亲,声音平静如初,说:“爹爹一番苦心,燕燕明白,错过了,便错过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大辽如今的状况,我嫁入宫中,未必是福!”
  听萧绰这么说,萧思温眼神微亮,看着这个表现从容的女儿,问:“燕燕何出此言?”
  萧绰:“纵被纳为皇后,恐怕用不了多久,也会是亡国之后了!”
  萧思温精神微振,看着平静说出这番话的萧绰,赞叹道:“我素知燕燕见识非寻常女子,如今看来,已远超世间大部分男儿,可惜啊,可惜!”
  也不知萧思温在可惜什么,感叹几许,目光重新落在萧绰那美丽的面庞上,问道:“燕燕来见我,有何事?”
  萧绰的表情也柔和了些,说道:“爹爹一路南来,愁眉不展,心中挂念,燕燕想看看,是否能有为爹爹分忧的地方。”
  闻问,父女俩对视了一会儿,萧思温主动开口:“以燕燕的聪明才智,已经看出我此行异样了吧!”
  萧绰点点头,说:“爹爹此来,不似出使,更像逃亡!”
  “家人之中,其他人都没有察觉,但我知道,瞒不过你的眼睛啊!”听其言,萧思温道。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萧绰也沉默了好一会儿,而后定定地注视着萧思温,轻声说道:“爹爹决定,要背离大辽,投奔大汉吗?”
  轻飘飘一句话透露出的信息,换作旁人,或许得惊掉眼球。但萧思温,却很平静,面对萧绰的问题,苦涩道:“若非无奈,我又怎会做此抉择,背离祖国,舍弃宗族!”
  “你也看到了,这半年多来,我在陛下面前,已经失宠了,手中权力尽失!”萧思温苦笑道:“趋吉避凶,人之本性。我知道当初舍弃通州,独返上京,事做得难看,但守住上京,我尽了力的。
  陛下终究年轻,国家重创于大汉,他更是败走山阳,他已然被失败与耻辱蒙蔽了双眼,又偏信韩德让等人,上京朝堂已无我容身之处。更可恶者,那萧挞凛竟然也曾上表,状告于我,再在上京待下去,只恐性命不保啊!”
  听着萧思温这番又似诉苦又似解释的话,萧绰面无异色,而是认真地想了想,方才说道:“大辽如今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爹爹此时举家南逃,投奔大辽的宿敌,此举比之通州之事,将来背负的骂名恐怕要更为深重!”
  闻言,萧思温老脸一红,但迎着萧绰那晶莹的眼眸,强忍着尴尬,答道:“大辽如今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船,没有任何出路,作为船上的人,避难求生,也是本能。”
  萧绰点了点头,终是感慨道:“不过,爹爹所为,还是太冒险了!若早告知燕燕,此番南行,或许会有更周全的办法!”
  萧思温颔首应道:“我这段时间思来,也觉后怕,所幸,既入汉境,我们已经安全了!”
  “爹爹觉得,大汉皇帝会接纳我们吗?”
  “必然!”萧思温对此倒给了异常肯定的回答:“这半年多,南下投靠大汉的部族不知凡己,那些作乱的漠北部族,又有哪一个背后没有汉人的影子。
  包括我们契丹族人,投奔者也不少,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重臣贵族,我萧思温不怕骂名,愿意做这第一个,以汉朝君臣的睿智,不会拒之门外的!”
  说着,萧思温还指了指卓上那份羊皮纸,说道:“这便是我给大汉皇帝的礼物!”
  萧绰没有细问礼物的具体情况,而是悠悠道:“眼下,只怕上京已然发现爹爹意图了,甚至于,大汉君臣也会有所察觉!”
  “我也无甚好遮掩的!”都走到这一步了,萧思温倒越显坦然了,沉吟几许,说:“不过,既然担负着议和的使命,不论成与不成,我当为之,算是为大辽尽最后一份力吧!”
  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
  等刘皇帝再度返京,七月已然过半,盛夏的炎热正在不断消退,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已然降临。洛阳还是如往常那般喧嚣嘈杂,充满了烟火气息,帝都的繁华似乎没有任何改变,连新鲜的时令瓜果上市都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即便发展到如今,洛阳每年每月仍旧有新的变化。迫于日渐兴盛的商业需求,在洛阳府的主导下,新的码头货栈已然投入兴建,动静弄得还挺大。
  而随着新货币的发行推广,西京市面上,大宗的货物交易,已然开始通过银钱完成交易。银钱的发行,时间还不算长,于全国范围内来看远未铺开,但在西京发展得很快。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洛阳的商贾百姓接受得很快,也得到了广大商民的拥戴,至少银这种贵金属,已不再是贵族豪门的专属。
  尤其是那些大商人,他们是最为欣喜的,至少今后他们交易往来,不用再依赖绢帛,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商业活动。几个月间,朝廷已然朝洛阳市内投放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并且悉数被消化掉了。
  刘皇帝回京,低调如常,没有直接回宫,仍旧选择在京邑内游览,这段时间他的工作,一直放在游山玩水上,还未从那闲情逸致中脱离出来。
  南城定鼎门,行人如潮,不绝如缕,百姓们都老老实实地排着队,接受着城卫的盘问检查,毕竟是京师重地,对进出人员的甄别检查还是很重视的,尤其是进城者。
  当然,对于人员没有过于严格,对于进出货物的检查管理,可要细致得多。不过,与过去明显不同的是,定鼎门前,已不许货物进出了。
  一支来自南方的商队,就被城卫给拦截下来,严厉告之禁止进城。这可急坏了商队的主人,面对这巡检司军官,又是赔礼,又是求情,甚至拿出一份谢礼,依旧没用,军官丝毫不给情面,很强势,就是不让进。
  刘皇帝的车驾在不远处,注意到这个情况,面色如常,轻笑了一句:“这洛阳的城守,如此尽职尽责吗?”
  似乎感受到了刘皇帝的阴阳怪气,张雍主动要去察问一番,却被张德钧叫住了:“张学士且慢!”
  张雍止步,疑惑得看向张德钧,刘皇帝也稍显意外地瞥向他。迎着二人的目光,张德钧拱手道:“官家,此事小的知道,并非城卫刻意为难!”
  “说说看!”闻言,刘皇帝顿时明白,这其中或许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隐情。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