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No.286 回门
先到的这套是之前秦嘉看上的青瓷材质的,秦嘉买了一套,包含10个口径11厘米的碗、1个口径25厘米的主盘、8个20厘米的副盘、10把汤匙,除此之外还有店里赠送的10双鸡翅木筷子。
瓷质的餐具都是易碎物品,怕半道上碎了,店家包装的很好。秦嘉从防摔的泡沫中拿出一只碗,感叹道:“这个也好重啊!”
曹念也拿起了一只碗,就像秦嘉感叹的一样,入手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他点点头,认同地说道:“还真是。怎么这么重啊?”
“不知道。”秦嘉摇头。
她拿着碗看了看,眼里流露出了几分欣赏来,“真好看啊。”
她买的这套碗都没有什么花样,就只是素净的梅子青,但这样素净的碗,萦绕着圆润的光泽,哪怕没有绘制花样,但却依然是美的。
曹念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碗。
他不像秦嘉,对瓷质的餐具那么痴迷,他从小到大见到的碗,除了家里用的画着花儿的白瓷碗,就是快餐店里的塑料碗了。他对瓷器没有研究,也知道他手里的这只碗就只是普通的一只碗,不是什么做工精美的艺术品,但他看着这只碗,却也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了,中国的瓷器为什么在全世界都那么受欢迎。
秦嘉先前就已经用过这样的碗了,她对青瓷的碗已经有了抵抗力,她拿着碗看了会儿,就把碗轻轻地放到了一旁,然后去拿下一只碗。
碗共有10个,她一个一个地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到茶几上,碗底和茶几的玻璃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沉重中又有几分清脆的声音。
碗都拿出来了,秦嘉又拿盘子。
9个盘子的形状不太一样。
9个盘子里有1个主盘8个副盘,主盘和副盘都不是常见的圆形,主盘是稍微有些变形的五边形,副盘则是菱形,盘子和碗一样,都没有绘制什么花样,就只是单纯的梅子青色。
汤匙倒是有些细微的差别。
汤匙上遍布着细小的裂纹,看起来就像很快就要碎成一小块一小块一样,但秦嘉知道,这“裂纹”并不是说汤匙裂了,而是一种纹样——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陶瓷烧制工艺,原属于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冰裂纹制作工艺异常复杂,在南宋灭亡之后就失传了。
但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失传了近千年的哥窑珍品“冰裂纹”重现于世,恢复它的是龙泉的一位大师,秦嘉买的这套梅子青的餐具,就是由这位大师研制出来的。
碗盘在茶几上一个个摆开,摆了相当大的一片,秦嘉蹲在茶几旁看着,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满足感。
“哎呀~迫不及待想用了!”她说道。
“那咱们就先用热水烫一烫?”
“好啊!明天早上把爸妈喊过来一起吃饭吧。”反正锅碗瓢盆他们这个小家也都已经全乎了。
“行,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说一声。”曹念说着。
于是两人说干就干,由秦嘉把摆开的碗盘收到一起,曹念则是去烧热水了,正好也趁着把锅烫一烫,反正刚买的锅不能立即就用。
等他们忙活完,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
秦嘉捶捶有些酸痛的腰,又掐着腰甩了甩身子,“可算是弄完了。”
曹念虽然没说话,但却也有点儿累。
两人把洗刷干净的锅碗瓢盆都放好,这才收拾一下自己去吃饭——这个时间,曹伟光差不多已经把饭做好了了。
两人在饭桌上,就提起了他们买好了油盐米面等必需品的事儿,最后说道:“嘉嘉买的碗也到了一套,爸妈明天早饭到我们那儿去吃,正好用用嘉嘉买的碗。”
“嘉嘉买的什么样的碗啊?”曹母好奇地问道。
“是青瓷的,可好看了。”
“嚯,青瓷的啊!”曹母惊道,她是当老师的,本人也是上到高中毕业的,再加上后来条件渐渐好了她喜欢看书,当然不至于不知道青瓷。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青瓷有南北方之分,南方的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成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而北方的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赞美青瓷。
而在青瓷的历史中,将青瓷推向巅峰的是南宋时的龙泉青瓷,龙泉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瓷历史悠久,在现代龙泉牌青瓷更是获得了国家部优产品奖,青瓷可以说是龙泉的名片了。
曹母看的那本将瓷器的书上海带有一些代表作的照片,照片上的青瓷非常美,但是真品曹母却还没见过。
“贵不贵啊?”曹母问。
秦嘉笑眯眯地回道:“还行,我买的那套一共29件,两三百块钱。”
曹母颔首道:“是还行。”
他们这儿一般家庭的碗都是很久以前买的,在秦嘉初中的时候,还见过一次开着三轮车下乡买餐具的,一车斗都是碗、盘,为了怕颠簸的路会让这些宝贝的瓷器啐了,车斗里都垫着厚厚的干草。
他们这儿买的餐具也都是白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上面的花样不一样了,这种碗的价格在当时看来算是中等价位的,但却也是不能和青瓷比的。他们那碗可能一个就两三块钱,秦嘉之前买的那只青瓷的碗,可是十几二十来块钱呢。
谈好了,第二天小两口就早早起床准备早饭了。
晚上两人还是相拥而眠的,夜里没怎么折腾,早上闹钟一响,两个人就醒了。洗漱完,就开始准备做饭了。
这第一顿饭,是用大锅烧的清水米,放米的时候,秦嘉还抓了把小米,末了又往锅里丢了一把干枣。
院子里特意留出来的一片土地上种了一点儿菜,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种的时候曹伟光也没让曹念种太多,就一架豆角一架黄瓜,另外还有一两棵西红柿、辣椒、茄子,虽然只有一两棵,但每一棵都能结出来很多菜,足够他们小两口吃了。
曹念烧锅,秦嘉就从院子里摘菜,时间有限,她的速度也有限,最后她只炒了三个菜:一个茄子,一个黄瓜西红柿炒鸡蛋,一个炒豆角。
来跟着儿子儿媳妇儿吃第一顿饭的曹伟光两口子来的也很早,不过秦嘉两人起的也早,收拾的也快,等曹伟光两口子到的时候,他们俩也已经做好了饭。
见他们来了,秦嘉当即就拿出了四个碗来舀汤,三个菜也都用副盘盛了。
这一顿饭,吃的一家四口美美的,不仅是精神上美,视觉上也美。
吃完了饭,老两口儿也没立即回去,而是帮着两人把回娘家的礼给装到车的后备箱里,看着他们开车走了,老两口儿才锁上门离开。
今天,还是秦嘉回娘家的日子。
为了今天,秦嘉做了好大的准备。
不仅是这两天没让曹念拉着她为爱鼓掌,还把露在外面的没消下去的吻痕给上了层遮瑕,涂遮瑕的时候,秦嘉又是一连瞪了曹念好几眼。
对此,曹念只嘿嘿傻笑。
……
他们去秦家的时候是开着那辆曹念偷买的车回去的,车在秦家大门前停下,因为一两年前买的那辆车被留在了秦家,霸占了大门往东的空地,所以车只能停在了大门口正前方的空地上。
两人下车,打开后备箱往外提礼物。
自从喝完喜酒从曹家回来,秦家人很不适应缺少了秦嘉的生活。
虽然从秦嘉上高中开始,这个家里就常是两个人在,秦国良两口子都习惯了,但后来秦嘉辞职回来创业,在家里一待两三年,原本习惯了三个人生活的秦国良两口子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生活,不适应是难免的。
虽然现在家里不是只有他们俩在,还有小狐狸和留下来的陈娇娇,但她们俩到底和亲闺女还是不一样的。
这几天,秦母经常会想秦嘉,想她在婆家过的怎么样,曹念对她好不好,公婆对她好不好,好不容易等到了回门这天,吃完饭秦母就等着了,这会儿一听到外面似乎有车停下来了,当即就出门去看。
她走到大门底下,就看到了手里提着礼物的闺女和女婿,眼睛顿时就有些湿润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她笑着说。
“嘿嘿嘿,带东西不是应该的嘛。”秦嘉看到两三天没见的亲妈,原本还不怎么明显的想念在这一刻无法控制地席卷心头。她看着秦母,只觉得自己的眼有些酸酸的。
“进屋说,进屋说。”秦母上前几步,接过闺女手里的东西,这一刻,她眼里只有她闺女,之前还很待见的女婿变成了隐形人。
曹念又是无奈又是心疼,对于秦母的忽视,他倒没有什么不满,只是突然想到了以后:如果以后他和秦嘉也有个女儿,等女儿嫁了人,他们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秦国良秦母一样?
这样一想,曹念突然理解了之前秦国良为什么那么看他不顺眼——他现在才刚和秦嘉结婚,孩子都还不知道在哪儿个旮旯呢,一想到将来会有一个臭小子娶走他的宝贝闺女,他也看那个想象出来的臭小子不顺眼。
进了屋坐下,看着秦嘉,秦国良两口子心里有很多想问的话,但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反倒是小狐狸先打破了沉默的氛围:“嘉嘉姐,这几天过得怎么样呀~”
只听她语气的嘚瑟,秦嘉就知道,她这句话问的没那么单纯。
“挺好的啊,这几天就跟放了婚假似的,简直不太太自在。”
考虑到秦母还在,她不好意说这几天她可以说什么活儿也没干,就吃了睡睡了吃了。
“这么好啊,听得我也想结婚了。”小狐狸说,还给了秦嘉一个眼神,示意她不会这么放弃,还会接着问秦嘉的。
秦嘉白了一眼,也知道自己不说出点儿什么“干货”出来,小狐狸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有了小狐狸的打岔,屋里凝滞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秦母拉着秦嘉说话,秦国良则是负责曹念。
“嘉嘉啊,这三天真的还挺好吗?”秦母有些不太放心。
秦嘉拍拍她的手,说道:“妈~你放心吧,是真的挺好的,这几天,我们都是在东边吃的饭,就今天早上才在我们家开火。”
“哦哦哦。”秦母点着头,又问秦嘉:“这几天真美干活儿?”
“嗯……没怎么干。”不确定秦母说的干活儿是指农活还是家务活,秦嘉回答得很含糊。
她也的确没怎么干,除了洗了洗自己的衣服,就是昨天跟曹念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傍晚刷锅刷碗了。
秦母没注意到秦嘉的含糊,又问道:“那你婆婆对你挺好的吧?”这一句她放低了声量,怕被女婿听到了。
“真的挺好的,妈你放心,我骗你干啥?”
秦母这才放心一点,她放心了,脸上的神情也多了几分轻松,秦母的话也换了个话题:“嘉嘉啊,你跟小曹准备啥时候要孩子啊?”
“呃……”
秦嘉被问住了。
秦母这话,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国内长辈的理念。
孩子一旦不上学工作了,就开始催婚,等结了婚,就催生,生了投胎催二胎。
秦母这句话,在秦嘉意料之外,她知道秦母可能会催她生孩子,但是她没想到,刚结婚三天,她就被秦母催生了。
“妈,我才刚结婚。”
“现在我跟你爸都还年轻,你生了我们还能帮你看看孩子,等我们年纪大了,就带不了了。”
——这也是国内催生长辈们催儿女生孩子时最常说到的话。
秦嘉很无奈,“妈,你还年轻着呢,怎么带不了啊,说的跟我俩十几二十年才生孩子似的。”
秦嘉这话让小狐狸和陈娇娇都笑了起来,小狐狸打趣:“嘉嘉姐,说不准你还真十几二十年才准备生孩子呢?”
闻言,秦嘉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瓷质的餐具都是易碎物品,怕半道上碎了,店家包装的很好。秦嘉从防摔的泡沫中拿出一只碗,感叹道:“这个也好重啊!”
曹念也拿起了一只碗,就像秦嘉感叹的一样,入手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他点点头,认同地说道:“还真是。怎么这么重啊?”
“不知道。”秦嘉摇头。
她拿着碗看了看,眼里流露出了几分欣赏来,“真好看啊。”
她买的这套碗都没有什么花样,就只是素净的梅子青,但这样素净的碗,萦绕着圆润的光泽,哪怕没有绘制花样,但却依然是美的。
曹念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碗。
他不像秦嘉,对瓷质的餐具那么痴迷,他从小到大见到的碗,除了家里用的画着花儿的白瓷碗,就是快餐店里的塑料碗了。他对瓷器没有研究,也知道他手里的这只碗就只是普通的一只碗,不是什么做工精美的艺术品,但他看着这只碗,却也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了,中国的瓷器为什么在全世界都那么受欢迎。
秦嘉先前就已经用过这样的碗了,她对青瓷的碗已经有了抵抗力,她拿着碗看了会儿,就把碗轻轻地放到了一旁,然后去拿下一只碗。
碗共有10个,她一个一个地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到茶几上,碗底和茶几的玻璃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沉重中又有几分清脆的声音。
碗都拿出来了,秦嘉又拿盘子。
9个盘子的形状不太一样。
9个盘子里有1个主盘8个副盘,主盘和副盘都不是常见的圆形,主盘是稍微有些变形的五边形,副盘则是菱形,盘子和碗一样,都没有绘制什么花样,就只是单纯的梅子青色。
汤匙倒是有些细微的差别。
汤匙上遍布着细小的裂纹,看起来就像很快就要碎成一小块一小块一样,但秦嘉知道,这“裂纹”并不是说汤匙裂了,而是一种纹样——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陶瓷烧制工艺,原属于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冰裂纹制作工艺异常复杂,在南宋灭亡之后就失传了。
但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失传了近千年的哥窑珍品“冰裂纹”重现于世,恢复它的是龙泉的一位大师,秦嘉买的这套梅子青的餐具,就是由这位大师研制出来的。
碗盘在茶几上一个个摆开,摆了相当大的一片,秦嘉蹲在茶几旁看着,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满足感。
“哎呀~迫不及待想用了!”她说道。
“那咱们就先用热水烫一烫?”
“好啊!明天早上把爸妈喊过来一起吃饭吧。”反正锅碗瓢盆他们这个小家也都已经全乎了。
“行,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说一声。”曹念说着。
于是两人说干就干,由秦嘉把摆开的碗盘收到一起,曹念则是去烧热水了,正好也趁着把锅烫一烫,反正刚买的锅不能立即就用。
等他们忙活完,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
秦嘉捶捶有些酸痛的腰,又掐着腰甩了甩身子,“可算是弄完了。”
曹念虽然没说话,但却也有点儿累。
两人把洗刷干净的锅碗瓢盆都放好,这才收拾一下自己去吃饭——这个时间,曹伟光差不多已经把饭做好了了。
两人在饭桌上,就提起了他们买好了油盐米面等必需品的事儿,最后说道:“嘉嘉买的碗也到了一套,爸妈明天早饭到我们那儿去吃,正好用用嘉嘉买的碗。”
“嘉嘉买的什么样的碗啊?”曹母好奇地问道。
“是青瓷的,可好看了。”
“嚯,青瓷的啊!”曹母惊道,她是当老师的,本人也是上到高中毕业的,再加上后来条件渐渐好了她喜欢看书,当然不至于不知道青瓷。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青瓷有南北方之分,南方的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成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而北方的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赞美青瓷。
而在青瓷的历史中,将青瓷推向巅峰的是南宋时的龙泉青瓷,龙泉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瓷历史悠久,在现代龙泉牌青瓷更是获得了国家部优产品奖,青瓷可以说是龙泉的名片了。
曹母看的那本将瓷器的书上海带有一些代表作的照片,照片上的青瓷非常美,但是真品曹母却还没见过。
“贵不贵啊?”曹母问。
秦嘉笑眯眯地回道:“还行,我买的那套一共29件,两三百块钱。”
曹母颔首道:“是还行。”
他们这儿一般家庭的碗都是很久以前买的,在秦嘉初中的时候,还见过一次开着三轮车下乡买餐具的,一车斗都是碗、盘,为了怕颠簸的路会让这些宝贝的瓷器啐了,车斗里都垫着厚厚的干草。
他们这儿买的餐具也都是白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上面的花样不一样了,这种碗的价格在当时看来算是中等价位的,但却也是不能和青瓷比的。他们那碗可能一个就两三块钱,秦嘉之前买的那只青瓷的碗,可是十几二十来块钱呢。
谈好了,第二天小两口就早早起床准备早饭了。
晚上两人还是相拥而眠的,夜里没怎么折腾,早上闹钟一响,两个人就醒了。洗漱完,就开始准备做饭了。
这第一顿饭,是用大锅烧的清水米,放米的时候,秦嘉还抓了把小米,末了又往锅里丢了一把干枣。
院子里特意留出来的一片土地上种了一点儿菜,因为只有他们两个人,种的时候曹伟光也没让曹念种太多,就一架豆角一架黄瓜,另外还有一两棵西红柿、辣椒、茄子,虽然只有一两棵,但每一棵都能结出来很多菜,足够他们小两口吃了。
曹念烧锅,秦嘉就从院子里摘菜,时间有限,她的速度也有限,最后她只炒了三个菜:一个茄子,一个黄瓜西红柿炒鸡蛋,一个炒豆角。
来跟着儿子儿媳妇儿吃第一顿饭的曹伟光两口子来的也很早,不过秦嘉两人起的也早,收拾的也快,等曹伟光两口子到的时候,他们俩也已经做好了饭。
见他们来了,秦嘉当即就拿出了四个碗来舀汤,三个菜也都用副盘盛了。
这一顿饭,吃的一家四口美美的,不仅是精神上美,视觉上也美。
吃完了饭,老两口儿也没立即回去,而是帮着两人把回娘家的礼给装到车的后备箱里,看着他们开车走了,老两口儿才锁上门离开。
今天,还是秦嘉回娘家的日子。
为了今天,秦嘉做了好大的准备。
不仅是这两天没让曹念拉着她为爱鼓掌,还把露在外面的没消下去的吻痕给上了层遮瑕,涂遮瑕的时候,秦嘉又是一连瞪了曹念好几眼。
对此,曹念只嘿嘿傻笑。
……
他们去秦家的时候是开着那辆曹念偷买的车回去的,车在秦家大门前停下,因为一两年前买的那辆车被留在了秦家,霸占了大门往东的空地,所以车只能停在了大门口正前方的空地上。
两人下车,打开后备箱往外提礼物。
自从喝完喜酒从曹家回来,秦家人很不适应缺少了秦嘉的生活。
虽然从秦嘉上高中开始,这个家里就常是两个人在,秦国良两口子都习惯了,但后来秦嘉辞职回来创业,在家里一待两三年,原本习惯了三个人生活的秦国良两口子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生活,不适应是难免的。
虽然现在家里不是只有他们俩在,还有小狐狸和留下来的陈娇娇,但她们俩到底和亲闺女还是不一样的。
这几天,秦母经常会想秦嘉,想她在婆家过的怎么样,曹念对她好不好,公婆对她好不好,好不容易等到了回门这天,吃完饭秦母就等着了,这会儿一听到外面似乎有车停下来了,当即就出门去看。
她走到大门底下,就看到了手里提着礼物的闺女和女婿,眼睛顿时就有些湿润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她笑着说。
“嘿嘿嘿,带东西不是应该的嘛。”秦嘉看到两三天没见的亲妈,原本还不怎么明显的想念在这一刻无法控制地席卷心头。她看着秦母,只觉得自己的眼有些酸酸的。
“进屋说,进屋说。”秦母上前几步,接过闺女手里的东西,这一刻,她眼里只有她闺女,之前还很待见的女婿变成了隐形人。
曹念又是无奈又是心疼,对于秦母的忽视,他倒没有什么不满,只是突然想到了以后:如果以后他和秦嘉也有个女儿,等女儿嫁了人,他们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秦国良秦母一样?
这样一想,曹念突然理解了之前秦国良为什么那么看他不顺眼——他现在才刚和秦嘉结婚,孩子都还不知道在哪儿个旮旯呢,一想到将来会有一个臭小子娶走他的宝贝闺女,他也看那个想象出来的臭小子不顺眼。
进了屋坐下,看着秦嘉,秦国良两口子心里有很多想问的话,但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反倒是小狐狸先打破了沉默的氛围:“嘉嘉姐,这几天过得怎么样呀~”
只听她语气的嘚瑟,秦嘉就知道,她这句话问的没那么单纯。
“挺好的啊,这几天就跟放了婚假似的,简直不太太自在。”
考虑到秦母还在,她不好意说这几天她可以说什么活儿也没干,就吃了睡睡了吃了。
“这么好啊,听得我也想结婚了。”小狐狸说,还给了秦嘉一个眼神,示意她不会这么放弃,还会接着问秦嘉的。
秦嘉白了一眼,也知道自己不说出点儿什么“干货”出来,小狐狸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有了小狐狸的打岔,屋里凝滞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秦母拉着秦嘉说话,秦国良则是负责曹念。
“嘉嘉啊,这三天真的还挺好吗?”秦母有些不太放心。
秦嘉拍拍她的手,说道:“妈~你放心吧,是真的挺好的,这几天,我们都是在东边吃的饭,就今天早上才在我们家开火。”
“哦哦哦。”秦母点着头,又问秦嘉:“这几天真美干活儿?”
“嗯……没怎么干。”不确定秦母说的干活儿是指农活还是家务活,秦嘉回答得很含糊。
她也的确没怎么干,除了洗了洗自己的衣服,就是昨天跟曹念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傍晚刷锅刷碗了。
秦母没注意到秦嘉的含糊,又问道:“那你婆婆对你挺好的吧?”这一句她放低了声量,怕被女婿听到了。
“真的挺好的,妈你放心,我骗你干啥?”
秦母这才放心一点,她放心了,脸上的神情也多了几分轻松,秦母的话也换了个话题:“嘉嘉啊,你跟小曹准备啥时候要孩子啊?”
“呃……”
秦嘉被问住了。
秦母这话,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国内长辈的理念。
孩子一旦不上学工作了,就开始催婚,等结了婚,就催生,生了投胎催二胎。
秦母这句话,在秦嘉意料之外,她知道秦母可能会催她生孩子,但是她没想到,刚结婚三天,她就被秦母催生了。
“妈,我才刚结婚。”
“现在我跟你爸都还年轻,你生了我们还能帮你看看孩子,等我们年纪大了,就带不了了。”
——这也是国内催生长辈们催儿女生孩子时最常说到的话。
秦嘉很无奈,“妈,你还年轻着呢,怎么带不了啊,说的跟我俩十几二十年才生孩子似的。”
秦嘉这话让小狐狸和陈娇娇都笑了起来,小狐狸打趣:“嘉嘉姐,说不准你还真十几二十年才准备生孩子呢?”
闻言,秦嘉不屑地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