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决战一触即发
  这时正在归途的晋王妃,不知是否因为背后有人议论,觉得鼻子一阵阵发痒,偏偏她还骑在马背上,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莫说克制不住喷嚏,便是抬手去揉一揉鼻子都有损仪态,只好死忍,脸色便显得有些微妙,被体察入微的晋王殿下察觉,一牵缰绳靠近,口吻里带着几分戏谑:“大热天,纵然王妃觉得难分难舍,大无必要忍耐着酷热陪同小王骑行,只要王妃开口,难道我还会拒绝共乘之邀?”
  这话险些没让十一娘破功大声打出喷嚏来,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不免把贺烨一瞪。
  因为长途跋涉,纵然是准备了马车,当然不比往常出行那类敞壁乘與,十一娘是闲憋闷,这才选择骑行,哪里是因为难舍难分?
  但这时她的确觉得有些不适,很想避开旁人缓解一下,偏偏贺烨又说了这话,十一娘若真下马乘车,岂不坐实了那打趣?
  好在此刻,竟忽然有探人打问得王妃行踪,将密报送至,王妃总不能骑着马拆看,正好换乘车與。
  与王绩不同,十一娘因为“早怀鬼胎”,一年到头密报消息不断,必须防范万一送信人被捕抑或发生其余意外,密报落到敌患手中,所以探人书写消息都是采用密语,这样就算书信被截获,旁人也看不明白内中意义,而关于各种密语,除军中将官,普通人甚难掌握技巧,故而比如京兆王,倘若有什么至关重要的机密需要传递,为防泄密,通常都是通过口舌转达,而不会见诸文字。
  但换作十一娘,莫说贺烨手下有贺衍留给他的暗卫,当然会掌握密语传递这门技巧,就说贺湛,有个博闻多识既懂占卜又能诡算的老师蒋渡余,写的书信也不会让普通人一目了然,而更加不比寻常的是,贺烨与十一娘只要专心想要记住什么,就没有两人记不住的事物,所以这时虽然拿到的是探人按照密语写成的文书,两人根本便不需对照译本,因为他们已经把译本倒背如流,那封在旁人看来有如天书的密报,两人只要对应记忆中的译本,竟然就能看明内中含义。
  “萧后、大王子均亡,北辽萧获罪。”
  当十一娘看懂这短短一行字义,顿时不想打喷嚏了,只觉浑身舒泰。
  原来早在明空还在归国途中时,萧后已然病重不起,大王子虽说在得讯后立即回京,恳请看望侍疾,北辽王却并没有允准,甚至还喝斥大王子无诏回京,意欲将其治罪,这几乎引来了整个北辽宗室以及后族的反对,北辽王这才不得不“体谅”大王子的孝道,然而虽允准大王子留在上京,却依然不许他看望生母。
  北辽王的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因萧后鼓动群臣上谏立储,他对后族的愤怒已经忍无可忍,就算萧后已经重病卧床不久人世,也无法挽回耶律宏一丝一毫的夫妻之情,甚至不许萧后临终之前再见大王子一面,他就是要让萧后死不瞑目。
  而对于这出离间之计,十一娘担心的是被那位不无睿智的萧王后洞察天机,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因为利欲熏心而孤注一掷。
  但北辽王因为怨愤,阻止萧后母子相见,几乎是完全斩断了大王子与北辽萧的后路。
  当明空在商队的掩护下回到上京,通过萧氏族人面见大王子,将计谋一一告诉,走投无路的大王子与北辽萧,几乎连犹豫都不曾犹豫一下,便决意依计而行,毒杀北辽王,再行兵变,将大王子推上王位。
  这件事情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与萧后商量。
  然而已经在舒妃口中得知消息的北辽王哪里会让大王子得逞?他甚至懒得抓大王子现形,当确定明空当真已经潜返并面见大王子后,立即动手,把大王子抓了个“人赃并获”,因大王子反抗,故以谋逆之罪当场斩杀!
  萧延达为护大王子,竟然也战死上京,不过莫说据守各部军州的萧氏族人,便是萧延达那么多已经成年的子孙,绝大多数也在部卒的掩护下,从北辽禁军的手下逃脱。
  可是这一逃,北辽萧当然也坐实了谋逆之名,原本已经病重的萧后,在听闻连番噩耗之后,当晚便撒手人寰,是病殁抑或赐死难以断定,不过北辽王甚至不许其以王后之礼下葬。
  虽说密报当中没有写明北辽萧被逼撤逃上京后,公然高举旗帜对抗耶律宏,可十一娘明白到此地步,北辽萧除了与耶律宏你死我活,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离间之计,大功告成。
  “待回晋阳后,我要立即前往广阳,与武威侯等商讨战计,争取一举收复幽燕了!”贺烨当然也对这封一直期盼的捷讯欢欣鼓舞,虽说他也明白,必须等到北辽进一步内乱的消息后,才算真正到了进攻幽州的时机,不过这并不妨碍先一步商定计划。
  “想必潘博此时,尚且还在庆幸大王子与北辽萧自掘坟墓,舒妃与十五王子从此再无敌对,可以成为他坚实后盾。”贺烨冷笑道:“他太过低估了北辽萧之实力,也低估了耶律王室对舒妃母子之抵触。”
  对于这点,十一娘却有不同看法:“潘博也许想到北辽萧会负隅顽抗,导致内乱,可他虽说也算多智善谋,然而遇事率先考虑仍为自身得失,否则当初也不会行为投靠北辽,卖祖求全之事。”
  当年韦太后为除裴郑二族,不惜逼反潘博,不是也错料了潘博竟然会为保性命,居然卖国求荣,对蛮异称臣?
  ——虽说自古艰难唯一死,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洗干净脖子等着屠刀来砍,十之八九都会奋起反抗,但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忘祖背宗受千夫所指的人,还是极其少数的。
  尽管潘博可能根本便不情愿降服北辽,他的盘算是利用北辽,夺得贺周之治后称帝长安,那么今后的历史,便当由他这个胜利者书写,错责当然应该由蛇蝎心肠的韦太后,由忠奸不分的昏君贺衍承担。
  可前提条件是,潘博必须活着,而且成为最终胜利者。
  大王子与北辽萧已经成为潘博的威胁,所以他就算勘破一切可能是大周离间之计,他也不能冒险。
  因为万一萧后与大王子获胜,必然不会再容潘博这个安东王,到时潘博面临的将是前狼后虎的绝境,等着他的,将是惨死异国,遗臭万年的结局,当年他不惜叛国,背负骂名,除了苟活十余年,再也没有一点价值。
  这当然不被潘博接受。
  “殿下应当明白,潘博不似姚潜之流窝囊无能,就算没有北辽支持,殿下夺占幽燕也并无十成把握。”十一娘又再提醒。
  贺烨蹙着眉头,沉吟良久,却不得不承认:“潘部叛军,亦有数十万之众,而王进谷根本不服军令调遣,不能指望云州部与广阳部形成夹击之势,仅靠广阳部,想要以少胜多的确并不容易。”
  “更兼潘博应当也得到衡州叛乱之消息,虽说一时还难以波及太原,但在此之后,云州、广阳二部更不可能得到晋朔以外兵援,潘博也许会认为,持久战对于晋朔损害更大,所以他并不畏惧北辽内乱后,暂失支持。”十一娘压低嗓音:“还有新厥,会不会趁着大周内乱违背盟约,突袭大周边境!”
  贺烨颔首:“我若是潘博,不需急于进攻苇泽关,只要坐等大周饱受内忧外患之困,只要坚守幽州不失,当武威侯部毫无进展,再行离间之计,挑唆奸臣攻讦武威侯,太后若听信谗言,治罪武威侯……”
  那时潘博又何需与北辽联手?!
  贺烨深深吸一口气:“虽说离间之计大告功成,但留给咱们时间并不宽裕,至多两年,一定要收复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