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但他们要现在买新来的款的,那就要排长队。
这一次上新了不少的新衣服,尤其是红裙子,还有红色衣服,款式新颖,外面的海报还在那里挂着呢,看的人心里也火热起来,想要买,肯定很多人要,
这里有现货的话,买也简单。
样板就在那里,随便他们看,随便他们摸,决定好了报编号、码数和件数。
先交钱,然后拿着条子去拿货。
这样子就要分两次排队了。
看到张卫国来了,曹燕红拉着他就来点数,他数学好,她知道,收钱让他来,自己下笔飞快,把编码记下来,同时还要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提前检查啊,要是坏了的立刻替换,拿走了就不管了啊。”
来批发的众人压力很大,除了那些同样干这行的同行之外,那些大妈大婶也来跟他们抢。
她们拿的件数都不多,10件20件的拿,但是架不住她们人多啊。
而且她们说到底也是他们的客户,要是她们在这里买了,他们再卖就卖不了了,只能往远的地方走。
这附近有做这门生意的,也是生意最差的,只能去别的地方,没办法,这间店就开在这里,一有什么动静这些大妈大婶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冲上战场。
有些自己用不到的,卖给亲朋好友邻居,也能赚到那么一些零花钱,尝到了甜头之后再来,也算半个二道贩子了。
生意很好,不过量多,一天两天的没有卖完,一直都有人拿货的,来的早的,比如说吴胜海,他卖完了先头的那一批,又来拿新的。
看到还有货,最贵的那一款这一次拿了十条,其余的数量翻倍。
首都是苏茴他们生意扩张的最北端,再往北的地方,苏茴他们暂时还没有涉及到,也就是说,那边的市场还是空白的。
吴胜海之前都是在首都其他地方兜售,这一次在火车站上兜售了一次,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他恍然想起,别的城市要是没有的话,那不就是全都是他的市场吗?
在首都,时不时就能遇见同行,撞在一起难免会影响生意。
要是成的话,吴胜海的内心火热,他多少也攒了一些钱,可以拿货量大一些,专门干这一行,他现在不仅仅是卖衣服,还有吃的用的,杂七杂八的,能赚的都干。
如果这一行好做,他就可以跟曹燕红一样,也做一个代理,从这里拿货或者直接从厂里拿货到北方去。
苏茴他们想要卖到香港,现在进度还可以,局面是不好打开,但还不错,作为请模特的报酬,除了金钱之外,苏茴他们还送了她不少款式的红裙子。
特意用包装袋包装好了,让模特可以送给自己的小姐妹或者是亲朋好友。
她们这一行经常收到商家赠送的产品,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乐呵呵的拿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其他款式她不喜欢的,她上身不合适的,或者是码数多余的,就会送给其他人,再多说几句好话,就吸引了一些人来问价。
这么“敬业”,下次还能够给她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香港的地方毕竟小,人又多,很多东西都要靠外运。
大陆这边目前为止是蔬菜、粮食、家禽等等,他们给的价格高,深圳这一边距离这么近,有不少人养殖家禽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
衣服的话,物美价廉,他们当然也会喜欢。
……
李村里面现在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忙得很,伺候自家的田地和山地,期望收获的时候带来丰收,那样子,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有那些家里劳力多的,做完了农活之后有空闲了,有的人就想要离开家,去外面闯荡闯荡。
对于这一点,张成业是赞同的,这是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了,时代不一样了。
他们村也需要有人出去见见世面,就算闯荡不成,回来也有这些田地保底。
问过了张成业的意见之后,就有那些交情好的兄弟几个彼此商量,带了包袱,买了火车票,坐上了火车。
来到那个飞速发展的城市,然后他们就发现,在他们镇上非常难以得到的工作岗位,这里有很多,不过就是不保底,人家随时有权利不要你,不像公家的,都是铁饭碗。
他们几个男人能干的活不少,最好找的就是建房子修路铺砖。
一个月,少的能挣二十多,要是有几把手艺的,一个月五六十、七八十的都有,而且这里的工资也是月结的。
这个收益一摆出来立刻就心动了,他们村有烧瓦的这门手艺,分的钱比较多,但那是一年分的钱,这里可是一个月啊,每个月都有这么多,假设一个月二十五,两个月就五十,四个月就一百了!
这里的商品也格外的琳琅满目,在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很多,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大呼见世面了。
在这里干上几个月,回去之后就能买不少东西孝敬老人,给自己媳妇、给孩子买上很多新奇的东西,多做几个月,房子就能建起来!
他们立刻就找了一个工程队加入。
像这种工程队,鱼龙混杂,他们有同村的要好的兄弟,还能互相照应。
吃的饭菜一般,但这时候有几个人会挑剔入口的东西?
能吃饱就可以了。
睡得也不好,都是凑合着睡在板子上,但是有钱啊,一个月结束之后,看着切切实实躺在手心里的钱,动力十足,要坚持下去,而且手里有钱了,想要吃好点,想要睡好点,也容易了。
他们为了避免家里人担心,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就写了信回去,说这里都好,而且工作好找,像他们这种壮劳力能挣钱,就是女人也能挣钱的,有很多工作机会,到处都有看到招人的告示。
大都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钱寄了一部分回去,有着钱打底,就有更多空闲的出来找他们了,家里的活有人照看,他们出来,看看能不能挣多一些钱回去,就跟他们想的一样,要是每个月都有这个数的话,很快就能存够建房子的钱了!
有那些家里儿子多,压力大的更是,儿子多,意味着别人不敢欺负,多子多福,但也意味着负担,儿子长大成家,不说一间屋子吧,一个单独的房间总得要,不然下一代怎么来,而且几兄弟挤在一个屋子根本没人愿意嫁进来,还能一直打光棍吗?
苏仲也挺想出去见识见识的,不过现在这不合适,他的儿子要高考了,怎么也得要等他高考结束之后再看情况。
苏半夏的成绩还行,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要是一次考不上,之后复读还要重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他自己放弃又不甘心,所以他那是全神贯注,时时刻刻捧着书本,足够用功,加上几个表兄弟的笔记和提点,他在班里的成绩还行,名次一直在前面,以他们学校的情况,要是在班里的成绩都排不到前几的话,考大学根本无望,现在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就那么点,竞争太激烈了。
能够考上的,都需要足够的优秀,他做了不少套卷子,分数差不离,有点希望,就是学校一定要填好,出挑的就别想了,偏远一点的地方才会有把握。
这个他不挑,自认不是那种离家远了就过不了日子的人。
家里有考生在,都很紧张,吃的喝的他们全都负责好了,常小荷恨不得帮儿子喂饭,好让他专心学习,不过这一提出就被否决了。
苏浅明哭笑不得,这样子孩子得有多大压力啊。
在家里面他们都不大声说话,免得打扰到他,说起来很夸张,但是这时候家里有考生的,哪个不是这样?
现在大学生多好啊,只要考上了,家里根本不用出钱,学校有补贴,读完了之后就分配工作,拿上铁饭碗!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考完了,离开考场之后他回家大睡了一天,考完了,他暂时可以解放了!
至于能不能就此解放,还要看有没有录取通知书,要是有,他就可以真正松一口气了。
这一次他发挥的正常,没有超常发挥,也没有发挥失常,就是正常水平,总的来说还算是挺顺利的,他会的都做了,不会的那也没办法,尽力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填了上去,看能不能蒙对一点得零星分数。
高考结束之后就是等待高考的结果了,这让人心焦,不过好消息还是传来了,特意填的偏远的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苏仲和常小荷先是高兴儿子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大专生也很了不起了,随即又感到不放心,儿子就要一个人去别的省份念书了,那地方也不知道怎么样,那里的生活习惯、还有食物的口味也不知道合不合他们这边的胃口?
会不会水土不服?
之前有听说远走他乡水土不服,严重的丧命的都有。
儿子的年纪也不小了,或许还会在那边跟同学看对眼,找对象,成家,以后会不会就在那一边安家落叶了呢?
种种想法,让他们又喜又忧。
给他收拾行李的时候,常小荷恨不得让他把什么都带过去,最好是自己跟过去,这样子凡事有她,可以帮他打点得妥妥帖帖。
看她这样不舍,苏仲就劝她:“我们一起送他去上学吧。”
常小荷心动,但是:“两个人来回车费不少了,你以为火车票很便宜吗?”
苏仲:“没关系,没关系,难得去一回,更何况难道你不想看看儿子的大学长什么样吗?”
常小荷沉默了,她当然想,只不过这车票钱可不是一笔小数,值得吗?
看到常小荷这样,苏仲皱起了眉头,他也知道,问题出在钱身上,大儿子的年纪大了,差不多该成家了,他们做大人的该准备起来了,这要成家需要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几年时间过去,他们的小儿子也到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开支。
也幸亏他们两个只生了这两个儿子,要是再多几个,日子没现在过的这么轻松,他暗下决心,还是跟妹妹之前说的一样,去外面看看吧,能挣些钱也是好的,现在时候跟之前不一样了,现在是合法的。
要是能够挣些钱,把两个儿子人生大事的钱都预备好,那就好了,不过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跟常小荷一起收拾了东西,送他去学校。
常小荷终究是被说动了,打着主意回来后更勤快下地干活,把钱慢慢挣回来。
苏半夏是要拒绝的,他都这么大了,虽然他是没有坐过火车,但他觉得自己不会有问题,他一个人也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他说不用,他爸妈不听。
他是拗不过他们的,而且他爷爷奶奶也是赞同,觉得他一个小孩子家,去那么远的地方不太安全,有大人护送会更好一些。
还是小孩子吗?苏半夏哭笑不得。
他跟张保国同龄,还比他大上几个月,这个年纪,村里的同龄人有的连孩子都抱上了,他就是因为上学耽搁了而已,眼下考上了,还得继续耽搁下去,等到他毕业,到时候他同龄人的小孩,应该都能满山遍野的跑了。
张贵把家里的活计该干完的干完,也去外面闯荡了,他有一种迫切的心理,他想要给周小晴带来更好的生活,他要去外面闯荡,要是不好,他就回来继续种地,要是闯荡的好,就能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家里的地就拜托爸妈盯着,等到时候收获忙了,请他几个要好的兄弟帮忙把地里的庄稼收了。
他这情况,是不适合出去的那一个类型,因为他们家的人口简单,就夫妻两个大人,下面两个孩子都还小,张根李满芬都不同意。
但他执意要出去,别人也拧不过他,他就跟着两个谈的来的兄弟一起出发了。
他也走上了村里人的老路,先去工地上帮人建房子。
房子建好了,他也去干杂工,搬东西卸货,他一点一点的加深了对这里的了解,之后他就进了一间工厂,一个月的工资三十块,另外还有按件数的提成,一般来说新手是三十三,要是熟练的可以拿到四十多,而镇上的工资水平大多是二三十。
而且这里还包吃包住,虽然吃的菜没有油水,但也能混个肚饱,仔细说起来其实差不到哪里去。
这份工作比起建房子也要安全的多,风吹不到,雨淋不到。
第一个月的时候,他因为不熟练,只拿了三十二块,第二个月好了一些,三十五块,他来了这里半年,只有第一个月的工资寄了回去免得家里人担心,其余的都在他这里,现在看初步稳定下来了,他给自己爸妈买了一身衣服,这里的衣服真的便宜啊,去批发市场那里,经常能看到十块钱以下的衣服。
除了爸妈,就是自己媳妇、儿子女儿。
他还特意买了一只金戒指和一对金耳环,金戒指是给媳妇的,他以后能给她更多,金耳环是给李满芬的,让她帮忙好好照顾他的家小。
有了对耳环,想必她能炫耀好久了。
之前周小晴还是在村里面当老师,不用下地,她养的皮肤白了不少,不过现在又黑了回去,分了田地之后,她教书之余也要下地了,这就又黑了回去。
收到了张贵寄来的这一大包东西,张家上下都喜笑颜开。
同时还有别人的心动。
就比如赵来娣。
她可从来没有过金饰。
现在看着婆婆耳朵上的金耳环,妯娌手上的金戒指,直接酸上了。
让张全也出去找工作,她也想要金饰。
张全何尝不心动。
他不是一个人出去的,还有二叔的几个堂兄弟,一起坐上了火车,踏上了旅途。
周小晴确实很高兴。
虽然家里没了个壮劳力,很多事要自己来,不过有这些东西,她宁愿辛苦一些。
两个孩子也不小了,能帮着干活。
lt;/divgt;
lt;/divgt;
这一次上新了不少的新衣服,尤其是红裙子,还有红色衣服,款式新颖,外面的海报还在那里挂着呢,看的人心里也火热起来,想要买,肯定很多人要,
这里有现货的话,买也简单。
样板就在那里,随便他们看,随便他们摸,决定好了报编号、码数和件数。
先交钱,然后拿着条子去拿货。
这样子就要分两次排队了。
看到张卫国来了,曹燕红拉着他就来点数,他数学好,她知道,收钱让他来,自己下笔飞快,把编码记下来,同时还要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提前检查啊,要是坏了的立刻替换,拿走了就不管了啊。”
来批发的众人压力很大,除了那些同样干这行的同行之外,那些大妈大婶也来跟他们抢。
她们拿的件数都不多,10件20件的拿,但是架不住她们人多啊。
而且她们说到底也是他们的客户,要是她们在这里买了,他们再卖就卖不了了,只能往远的地方走。
这附近有做这门生意的,也是生意最差的,只能去别的地方,没办法,这间店就开在这里,一有什么动静这些大妈大婶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冲上战场。
有些自己用不到的,卖给亲朋好友邻居,也能赚到那么一些零花钱,尝到了甜头之后再来,也算半个二道贩子了。
生意很好,不过量多,一天两天的没有卖完,一直都有人拿货的,来的早的,比如说吴胜海,他卖完了先头的那一批,又来拿新的。
看到还有货,最贵的那一款这一次拿了十条,其余的数量翻倍。
首都是苏茴他们生意扩张的最北端,再往北的地方,苏茴他们暂时还没有涉及到,也就是说,那边的市场还是空白的。
吴胜海之前都是在首都其他地方兜售,这一次在火车站上兜售了一次,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他恍然想起,别的城市要是没有的话,那不就是全都是他的市场吗?
在首都,时不时就能遇见同行,撞在一起难免会影响生意。
要是成的话,吴胜海的内心火热,他多少也攒了一些钱,可以拿货量大一些,专门干这一行,他现在不仅仅是卖衣服,还有吃的用的,杂七杂八的,能赚的都干。
如果这一行好做,他就可以跟曹燕红一样,也做一个代理,从这里拿货或者直接从厂里拿货到北方去。
苏茴他们想要卖到香港,现在进度还可以,局面是不好打开,但还不错,作为请模特的报酬,除了金钱之外,苏茴他们还送了她不少款式的红裙子。
特意用包装袋包装好了,让模特可以送给自己的小姐妹或者是亲朋好友。
她们这一行经常收到商家赠送的产品,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乐呵呵的拿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其他款式她不喜欢的,她上身不合适的,或者是码数多余的,就会送给其他人,再多说几句好话,就吸引了一些人来问价。
这么“敬业”,下次还能够给她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香港的地方毕竟小,人又多,很多东西都要靠外运。
大陆这边目前为止是蔬菜、粮食、家禽等等,他们给的价格高,深圳这一边距离这么近,有不少人养殖家禽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
衣服的话,物美价廉,他们当然也会喜欢。
……
李村里面现在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忙得很,伺候自家的田地和山地,期望收获的时候带来丰收,那样子,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有那些家里劳力多的,做完了农活之后有空闲了,有的人就想要离开家,去外面闯荡闯荡。
对于这一点,张成业是赞同的,这是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了,时代不一样了。
他们村也需要有人出去见见世面,就算闯荡不成,回来也有这些田地保底。
问过了张成业的意见之后,就有那些交情好的兄弟几个彼此商量,带了包袱,买了火车票,坐上了火车。
来到那个飞速发展的城市,然后他们就发现,在他们镇上非常难以得到的工作岗位,这里有很多,不过就是不保底,人家随时有权利不要你,不像公家的,都是铁饭碗。
他们几个男人能干的活不少,最好找的就是建房子修路铺砖。
一个月,少的能挣二十多,要是有几把手艺的,一个月五六十、七八十的都有,而且这里的工资也是月结的。
这个收益一摆出来立刻就心动了,他们村有烧瓦的这门手艺,分的钱比较多,但那是一年分的钱,这里可是一个月啊,每个月都有这么多,假设一个月二十五,两个月就五十,四个月就一百了!
这里的商品也格外的琳琅满目,在供销社买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很多,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大呼见世面了。
在这里干上几个月,回去之后就能买不少东西孝敬老人,给自己媳妇、给孩子买上很多新奇的东西,多做几个月,房子就能建起来!
他们立刻就找了一个工程队加入。
像这种工程队,鱼龙混杂,他们有同村的要好的兄弟,还能互相照应。
吃的饭菜一般,但这时候有几个人会挑剔入口的东西?
能吃饱就可以了。
睡得也不好,都是凑合着睡在板子上,但是有钱啊,一个月结束之后,看着切切实实躺在手心里的钱,动力十足,要坚持下去,而且手里有钱了,想要吃好点,想要睡好点,也容易了。
他们为了避免家里人担心,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就写了信回去,说这里都好,而且工作好找,像他们这种壮劳力能挣钱,就是女人也能挣钱的,有很多工作机会,到处都有看到招人的告示。
大都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钱寄了一部分回去,有着钱打底,就有更多空闲的出来找他们了,家里的活有人照看,他们出来,看看能不能挣多一些钱回去,就跟他们想的一样,要是每个月都有这个数的话,很快就能存够建房子的钱了!
有那些家里儿子多,压力大的更是,儿子多,意味着别人不敢欺负,多子多福,但也意味着负担,儿子长大成家,不说一间屋子吧,一个单独的房间总得要,不然下一代怎么来,而且几兄弟挤在一个屋子根本没人愿意嫁进来,还能一直打光棍吗?
苏仲也挺想出去见识见识的,不过现在这不合适,他的儿子要高考了,怎么也得要等他高考结束之后再看情况。
苏半夏的成绩还行,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要是一次考不上,之后复读还要重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他自己放弃又不甘心,所以他那是全神贯注,时时刻刻捧着书本,足够用功,加上几个表兄弟的笔记和提点,他在班里的成绩还行,名次一直在前面,以他们学校的情况,要是在班里的成绩都排不到前几的话,考大学根本无望,现在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就那么点,竞争太激烈了。
能够考上的,都需要足够的优秀,他做了不少套卷子,分数差不离,有点希望,就是学校一定要填好,出挑的就别想了,偏远一点的地方才会有把握。
这个他不挑,自认不是那种离家远了就过不了日子的人。
家里有考生在,都很紧张,吃的喝的他们全都负责好了,常小荷恨不得帮儿子喂饭,好让他专心学习,不过这一提出就被否决了。
苏浅明哭笑不得,这样子孩子得有多大压力啊。
在家里面他们都不大声说话,免得打扰到他,说起来很夸张,但是这时候家里有考生的,哪个不是这样?
现在大学生多好啊,只要考上了,家里根本不用出钱,学校有补贴,读完了之后就分配工作,拿上铁饭碗!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考完了,离开考场之后他回家大睡了一天,考完了,他暂时可以解放了!
至于能不能就此解放,还要看有没有录取通知书,要是有,他就可以真正松一口气了。
这一次他发挥的正常,没有超常发挥,也没有发挥失常,就是正常水平,总的来说还算是挺顺利的,他会的都做了,不会的那也没办法,尽力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填了上去,看能不能蒙对一点得零星分数。
高考结束之后就是等待高考的结果了,这让人心焦,不过好消息还是传来了,特意填的偏远的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苏仲和常小荷先是高兴儿子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大专生也很了不起了,随即又感到不放心,儿子就要一个人去别的省份念书了,那地方也不知道怎么样,那里的生活习惯、还有食物的口味也不知道合不合他们这边的胃口?
会不会水土不服?
之前有听说远走他乡水土不服,严重的丧命的都有。
儿子的年纪也不小了,或许还会在那边跟同学看对眼,找对象,成家,以后会不会就在那一边安家落叶了呢?
种种想法,让他们又喜又忧。
给他收拾行李的时候,常小荷恨不得让他把什么都带过去,最好是自己跟过去,这样子凡事有她,可以帮他打点得妥妥帖帖。
看她这样不舍,苏仲就劝她:“我们一起送他去上学吧。”
常小荷心动,但是:“两个人来回车费不少了,你以为火车票很便宜吗?”
苏仲:“没关系,没关系,难得去一回,更何况难道你不想看看儿子的大学长什么样吗?”
常小荷沉默了,她当然想,只不过这车票钱可不是一笔小数,值得吗?
看到常小荷这样,苏仲皱起了眉头,他也知道,问题出在钱身上,大儿子的年纪大了,差不多该成家了,他们做大人的该准备起来了,这要成家需要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几年时间过去,他们的小儿子也到年纪了,这又是一笔开支。
也幸亏他们两个只生了这两个儿子,要是再多几个,日子没现在过的这么轻松,他暗下决心,还是跟妹妹之前说的一样,去外面看看吧,能挣些钱也是好的,现在时候跟之前不一样了,现在是合法的。
要是能够挣些钱,把两个儿子人生大事的钱都预备好,那就好了,不过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跟常小荷一起收拾了东西,送他去学校。
常小荷终究是被说动了,打着主意回来后更勤快下地干活,把钱慢慢挣回来。
苏半夏是要拒绝的,他都这么大了,虽然他是没有坐过火车,但他觉得自己不会有问题,他一个人也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到达目的地,但是他说不用,他爸妈不听。
他是拗不过他们的,而且他爷爷奶奶也是赞同,觉得他一个小孩子家,去那么远的地方不太安全,有大人护送会更好一些。
还是小孩子吗?苏半夏哭笑不得。
他跟张保国同龄,还比他大上几个月,这个年纪,村里的同龄人有的连孩子都抱上了,他就是因为上学耽搁了而已,眼下考上了,还得继续耽搁下去,等到他毕业,到时候他同龄人的小孩,应该都能满山遍野的跑了。
张贵把家里的活计该干完的干完,也去外面闯荡了,他有一种迫切的心理,他想要给周小晴带来更好的生活,他要去外面闯荡,要是不好,他就回来继续种地,要是闯荡的好,就能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生活,家里的地就拜托爸妈盯着,等到时候收获忙了,请他几个要好的兄弟帮忙把地里的庄稼收了。
他这情况,是不适合出去的那一个类型,因为他们家的人口简单,就夫妻两个大人,下面两个孩子都还小,张根李满芬都不同意。
但他执意要出去,别人也拧不过他,他就跟着两个谈的来的兄弟一起出发了。
他也走上了村里人的老路,先去工地上帮人建房子。
房子建好了,他也去干杂工,搬东西卸货,他一点一点的加深了对这里的了解,之后他就进了一间工厂,一个月的工资三十块,另外还有按件数的提成,一般来说新手是三十三,要是熟练的可以拿到四十多,而镇上的工资水平大多是二三十。
而且这里还包吃包住,虽然吃的菜没有油水,但也能混个肚饱,仔细说起来其实差不到哪里去。
这份工作比起建房子也要安全的多,风吹不到,雨淋不到。
第一个月的时候,他因为不熟练,只拿了三十二块,第二个月好了一些,三十五块,他来了这里半年,只有第一个月的工资寄了回去免得家里人担心,其余的都在他这里,现在看初步稳定下来了,他给自己爸妈买了一身衣服,这里的衣服真的便宜啊,去批发市场那里,经常能看到十块钱以下的衣服。
除了爸妈,就是自己媳妇、儿子女儿。
他还特意买了一只金戒指和一对金耳环,金戒指是给媳妇的,他以后能给她更多,金耳环是给李满芬的,让她帮忙好好照顾他的家小。
有了对耳环,想必她能炫耀好久了。
之前周小晴还是在村里面当老师,不用下地,她养的皮肤白了不少,不过现在又黑了回去,分了田地之后,她教书之余也要下地了,这就又黑了回去。
收到了张贵寄来的这一大包东西,张家上下都喜笑颜开。
同时还有别人的心动。
就比如赵来娣。
她可从来没有过金饰。
现在看着婆婆耳朵上的金耳环,妯娌手上的金戒指,直接酸上了。
让张全也出去找工作,她也想要金饰。
张全何尝不心动。
他不是一个人出去的,还有二叔的几个堂兄弟,一起坐上了火车,踏上了旅途。
周小晴确实很高兴。
虽然家里没了个壮劳力,很多事要自己来,不过有这些东西,她宁愿辛苦一些。
两个孩子也不小了,能帮着干活。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