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无忧[穿越] 第72节
余锦年掏出先前严玉姚给他的镶金银骨牙,很不好意思道:“这东西我没送出去,叫了伙计去找过……没碰上他。”他又说,“五小姐也要心宽,我瞧着严大人今日奇奇怪怪的,似有些计划,方才进门时还瞧见他遣了个跑腿小厮往城南去了,像是去给什么人送信。”
严玉姚点点头,有些低落,似也有些不甘心而又无可奈何的认命。
屋中很是清净,丫头忙慌倒出一粒“药丸”给小姐服下,好叫她不要再去想那些事了,严玉姚吃着嘴里甜,又忍不住赞赏余锦年的手艺,夸他连药都能做得这般甘香,着实与寻常大夫不一般。
余锦年自然不能告诉他这只是安慰剂罢了,仍故作玄虚地说:“莫看这药甜,药劲儿却大得很!若是多吃,能药翻一头牛!”
严玉姚被逗笑了,掩着嘴有了点十几岁少女的俏意。
叮嘱了用药的事,余锦年回到前厅去寻季鸿,小厅房的门半敞着,季鸿倒没叫他操心,坐在避风的那半扇门后,安心静致地喝茶,他这一脚迈进去,忽地背后挂起一阵风,才回过身来,就被一个飞奔到前头的小厮撞了过去。
余锦年踉跄两步,看到严荣从他手中接过了一纸信笺,严荣看罢,忽地垂坐在圈椅上,低头掩住双目,低低咕哝了两句:“是我瞧错了,是我走了眼……”
那纸笺一角垂落下来,隐约瞧得见最后一句,雄劲刚毅,力透纸背,写着的却是顶绵软的话——无论生老病死,定同其甘苦,呵护一生。
缀款是个“曹”字。
从严家出来,天转阴,风乍起。
季鸿鼓囊囊一团走在前头,颈子里都已经闷出了一层薄汗,出了严家所在的巷子,倏忽身边儿没了人,他回头去看,见少年正立在巷口一棵枯树底下,仰着头看天。
云来云去,连太阳也灰蒙蒙的了,唯独少年那双眸子流光溢彩,仿若剔透的琥珀琉璃。
季鸿站住不动,远远问道:“怎么不走,想什么呢?”
余锦年看着天上一朵云彩,白花花的,被乱风吹得细溜长,很快就散去了,换上一派暗沉的乌灰色。他也被吹得心旌摇曳。想什么?在想一件不那么地道的事儿,想把某人定下来,用各种光彩不光彩的手段,软硬兼施也好,狐媚猿攀也罢,就算被人骂了啐了唾弃了,他也难得手软放弃。
他似被曹诺的事悚着了,如惊弓之鸟,屡屡想到自己,好像和季鸿也不是那么登对。
没谈过恋爱,更没和男人谈过,此生第一次,余锦年也不知这滋味对不对。但他却知道,季鸿外头是冰,添化了里头就是糖,他好容易嗑掺着牙,把外面的冰膜剥掉了一层。他不是曹诺,不能容别人捡漏来吃他的糖,谁都不行,他拼着噎住也要把糖塞自己嘴里。
季鸿还在看他,不急不躁的。
余锦年站在原地伸出手,要他来抱。
好像经常这样,只要他没力气了,尽管伸开手,季鸿二话不说就会将他提起来,从地上、榻上、椅子上,这回自然也没有叫他失望,季鸿步步回转来,一抄手就将少年裹进来了。
笑问:“怎么了?”
余锦年把脑袋埋在他穿得厚实的肩上,用下巴蹭了蹭,躲在一棵已经枯死的树底下,借着寥寥几许的横枝和人勾缠,手指头压了衣领,拨开脸庞的一簇发,凑上去咬,咬得人唇色燔红,色若石榴。季鸿后背靠着枯树,也没叶片遮掩,虬结的枝桠黑影落在脸上,横窜着从两人唇间插过去,似衔住了的花枝。
严荣跑出来追余锦年,手里提着只鹿腿,这个时节鹿也不怎么好寻了,他也是有缘,才从一个急用银钱的老猎手里得到两只鹿腿,便留了一只给严玉姚补身体,另一只本想拿来给余锦年做谢医礼,不想他推开侧门一露头,骇然瞧见那枯海棠底下的两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地接吻,他当真看傻了,心里翻着往上冒热气,蒸熟了似的烘着脸。
他自是看不惯,但第一念头竟不是啐骂,而是不由自主地挑了脚尖看向巷口,生怕有人经过,撞破了这场冬日春景。
单他俩这个模样,怕是能叫那棵枯了两年的海棠朽木回春也说不定,严荣胡乱地想着,难道嘴贴嘴的滋味真就那般好?他还从来没尝过,当下心摇意乱,也想尝尝,但一刹那间思绪回笼,严荣惊吓于自己出格而不成体统的淫乱想法,口中胡乱念起“阿弥陀佛老夫子”,一回头,整脸撞在了门墙上。
“回家?”腰磨着腰,季鸿喘了气,有些忍不住了,哪怕是为此再病一场都行。
余锦年没坏心,全是好心:“不听,不纵容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他指的是酒后自摸,结果轰轰烈烈病了一场这事,季鸿被他明里暗里地臊了一番,又无话可说,少年这一番左右推辞倒显得他成了浪子行径,只好按捺住,缓着呼吸跟少年拐拐绕绕,去了首饰铺,取做好的坠子。
铺中看店换了人,不是上回那个年纪大的老板了,而是个面相精明的小郎君,自称是老板的亲儿子,生得嫩,嘴又极甜,看着比余锦年大不了多少,单他们二人在店中等伙计取东西的功夫,他就哄着三四个小媳妇婆婆娘的买了他家的镯子耳环。
拿来了东西,小郎君亲自给余锦年打开验货,一一介绍,末了抬头扫了季鸿一眼,大惊小怪道:“嗬!多俊俏的公子爷儿!此君仿若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季鸿听惯了各色奉承,余锦年则不在意,没人搭他的话,他也不气馁,照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夸赞,天上地下白玉鹤羽的拟了个遍儿,实在是没话讲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碰上了硬茬子。
余锦年揪起一只珍珠耳坠细细地看,突然嘶地一疼。
季鸿紧接着便去捏他的手指头,问怎么了。
余锦年摇摇头:“没事,不小心被耳勾子扎了一下。”
小郎君心知此二人非富即贵,大好财源不能生生放过,正一筹莫展想不出该从何下手,此时忽地眼睛一亮,忙跑去柜后拿了只长形锦盒出来,啪嗒一声在余锦年面前打开,似老友访谈似的坐在他对面儿,赞誉道:“小公子你看这支玉簪,极品的白玉,你看这油润、看这皮色,里头一点儿的絮花都没有。玉如人,人如玉,配这位公子简直是锦上添花了!”
余锦年看了两眼,拿起来摸了摸,正当小郎君喜笑颜开地要与他谈价钱时,却见他摇了摇头又放了回去:“不要这个,不好。”
小郎君要气笑了,这还不好,那这十里八村的就没有好的了!
但生意向来如此,有缘就做,没缘不做。
笑容满面地送了客,他又擦擦柜面、扫扫地板,将镇店的几样好宝贝拿出来用软绒布一一擦拭干净,再放回柜中锁起来。风越起越大,天边黑鸦鸦的,透着抹蓝晕,空气中潮湿得让人心烦意乱,眼看着就要落一场雨水,铺家收了店,正要落板。
眼看着风中跑来一个细瘦的长条影儿,怀里裹着个小布绢,顶着狂风乱作奔了进来。
“老板,我想买你一块玉料,要白玉的那种。”
身上寒气都没抖落干净,他便展开绢布,摆出两锭银子。
银钱给得挺足,那小郎君抬头仔细一瞧,竟是方才那个摇头摆脑说他家东西不好的不识货少年。
第73章 腌鲜鳜
自严玉姚悬梁以来已过了不少时日,今日厨间渐渐弥漫出一股若有若无的咸臭味道,活像是什么东西朽烂了,吓得清欢直以为灶间有被小叮当捉来的死耗子,翻锅倒柜地将整个厨房拾掇了个遍,才发现这臭味是自窗台底下传出来的。
她将那盖得严严实实的瓷碟子挪出来,掀开一看,竟是条死鱼。清欢嫌弃死了,捏着鼻子要丢,被余锦年看见,一把拦了下来:“那是我的,我的!”
“留这死鱼做什么,都臭了。”清欢纳闷。
余锦年跑过来摸了摸,捏了捏,要不是臭味弥漫,他差点就忘了自己曾经腌了鱼,还好这几日天气冷,腐坏得没有那么坏,不然白瞎了一条鳜鱼。正好快到晌午,余锦年也不多留这鱼熏人了,接过臭鱼在井边冲洗干净,控净了水,放在锅里两面炸至金黄。
之后下葱姜椒,入一盅水烧开,这时再放酱油、辣子、盐等调味,中火慢炖。
出锅时,鱼臭虽然已被各色酱香掩盖了几分,但仍有一股令人蹙鼻的奇怪味道,好端端一桌午饭,因为余锦年端上来的一碟臭鳜鱼,差点把食客都熏光。
余锦年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过会儿抬头瞧见其他人都不敢动筷子,立刻剥了一小块鱼肉,用小碟端着举到季鸿面前:“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季鸿屏住呼吸,张嘴含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用舌面碾了一下,咸,香,鱼肉分明已是臭的了,肉质却仍软嫩如泥,在口中一抿就碎了,肉中根刺也无。咽下之后,他长松一口气,感觉到有微微的辣味和臭味泛上来,伴着浓郁的酱香。
倒是新奇。
因为有了季鸿试菜,清欢也好奇地夹了一块尝尝,还没入口就与这臭味僵持住了,亏得有段明识货,吃了一口以后兴高采烈道:“先前跑江湖时,曾在微安府吃过几次,滋味独特,难以忘怀。没想到小公子的手艺这般好,与当地农家做的正宗腌鲜鳜比,也是端得上台面的!”
余锦年撅起尾巴:“还是段木头识货!”
清欢听了,仍没有抑制住对臭味的抗拒,将自己夹的那块鱼肉转念放进了段明的碗里:“那你多吃几块。”
方才还滔滔不绝赞美鱼肉的段明瞬间闭了嘴,直愣愣看着碗里多出的鱼肉撒愣,活像他碗里的不是吃食,而是一朵娇花,红着耳朵看了半天也没看够,被清欢笑话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匆忙扒饭。
吃过饭,季鸿帮着余锦年洗了碗,两人双手都还未擦干,季鸿便湿漉漉地去握少年的手,想把人带房间里歇个午觉,谁想这少年扭捏一会儿,竟滑溜溜泥鳅似的躲了过去,瞬间跑走,不见了踪影。
清欢与余锦年在前堂隔帘下撞会,见他一溜烟儿跑出去了,到了后院又瞧见季鸿脸色沉郁地垂着手站着,心中不禁奇怪。
余锦年正捂着胸口往城东跑去,拐进百花街,在一栋富丽堂皇的门厅前停下,轻声悄步地溜了进去。
往来行人见他行迹诡异,偷偷摸摸跟逛窑子似的,抬头一瞧,却是春风得意楼。
进了春风得意楼,余锦年直奔二楼的一座小隔间而去,推开门,里头已经有个年纪颇大的山羊须老师傅在等他了,见他进来,便放下茶盅,起身行了个礼。
余锦年惊站着,被人从肩后猛拍了一巴掌:“傻站着做什么,进去啊!”
他回头见是姜秉仁,这才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也朝老师傅行了礼,两人各坐在案几对侧,姜秉仁则搬了矮凳靠在桌头。
“你也知道,雕玉是门手艺,肯外传的本就稀少,更何况你还不是人家徒弟,却要人家教你手艺,这本就没道理。”姜秉仁道,“这位大玉师傅与我家是世交,这才请了来点拨你一二,能听得懂几分,全要看你造化。”
余锦年矜持地坐端直了,乖乖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个他守了好几天的宝贝,将包在外头的棉布一打开,露出了里头一块细长形状的籽料,经过粗粗打磨过,颜色白中透着些说不上来的青黄色,不嫩,看起来仿佛是杂质一般。
那大玉师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不由得也蹙起眉道:“这玉成色不好。”鉴玉是本能,他也并无瞧不起余锦年的意思,但也不喜拐弯抹角,直白地问道,“听说你是要给心上人雕玉……想做个什么?”
余锦年立刻说:“做簪子,竹节形的,头上嵌一块平安扣。”
“给姑娘家做竹,这倒是稀奇。”大玉师傅笑了笑,也没注意到面前两个年轻哥儿都神色微妙,只兀自拿出几件工具来,在桌上一字排开,简要地讲了讲起各种器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各种雕花嵌扣应该如何处理。
旁边姜秉仁有些抓耳挠腮的意思,余锦年也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仍打足了精神,将大玉师傅说的每一个字都印在脑子里。他头一次知道,原来雕玉这样麻烦,要画图定型、描边勾线,如何挖脏遮络,如何细雕修整,让余锦年一个外行人听得脑子都扭筋了。
不到日落时分,大玉师傅就走了,姜秉仁也早在中途便枯燥得听不下去,跑后厨监工去了。窗外阴阴晴晴,今日又飘起雨来,雨丝虽软,但寒冽得很,落在肩上瞬间就似化开了的冰水般冻人,姜秉仁趴在后厨窗台上,百无聊赖地往上看,也瞧不见二楼那隔间里还有没有人,只先前瞥见大玉师傅出去再没回来,想着那余锦年恐怕也早就走了罢,便不再看。
又过了会儿,天色渐晚,就连楼里的伙计们都用完了晚饭,冬日早灰的天空降下沉沉的暗幕,姜秉仁随便扒拉了两口菜饭,又捻了点儿食渣去喂院子里的金鱼,他冒着绵绵微雨一抬头,望见一撇豆大的灯影摇摇晃晃,一时瞪住了眼睛,转脸从厨房热了一壶热梅干茶,并一碟茶点心,便提着衣摆噔噔跑了上去。
推开门,果见那人还趴在桌上刻苦,手边废纸已堆了一地,他捡起一团看了看,都是各种各样的竹子,画得歪七扭八。姜秉仁挠了挠头,把热烫的梅干茶摆到桌上,还递给他块红豆糕:“怎么就废寝忘食了,原来还在浪费我们楼里的纸。”
“给你纸钱。”余锦年头也不抬,糕也不吃,只攥着支细毫笔在玉上画竹子,这软头小笔十分难控制,多了墨少了墨都会弄得乱七八糟,他手又抖,洗洗画画好几遍才描出个满意的形状来,这才终于肯放下笔墨,喝了几杯梅茶解渴,“明日就不来了,去大玉师傅的铺子里,要用解玉砂才行。”
姜秉仁看他脸上花猫似的,多半是挑碎发时抹上去的,半晌才醒过来,啊了一声,嗓音里有点自己都没发现的失望:“就不来了?”
“从你们大门进来,再从后门出去,别叫别人看见我。”余锦年将画好了形状的玉塞到姜秉仁怀里,小声道,“帮我收好,明天来拿。”
姜秉仁掀开布包看了一眼:“你这块玉,根本不值钱。我看那个人也不像是缺金少玉的,你送个这样寒碜的,人家说不定都瞧不上眼。而且那玉机我见过,踩起来转得飞快,你这样笨的,手指头都要被转掉。我给你个好的,你直接送他不就完了……”
他本意想说那玉机水凳一点都不好玩,容易磨破手指头,结果到了嘴边就不是那个意思了。
“我乐意!”余锦年果不其然瞪了他一眼,赌气道,“我弄断了手指头,就连手指头一块送给他!不要你们的。”
他说完跑下楼,粗糙洗了手脸往城西走,姜秉仁立在二楼临窗,捧着块玉石望着余锦年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咕哝道:“我也没说不让你做啊……”
这两日余锦年有些奇怪,总躲着季鸿走,他只当自己躲得天衣无缝,却不想就连穗穗都看出来了,一脸天真地跑来问他,是不是跟季鸿哥哥闹别扭了:“娘说过,只有犯了错的人才会躲着人走呢!没做错事的人都是光明正大的!”
被小丫头教训了的余锦年丝毫不知悔改,日日吃过午饭就往春风得意楼去,直到静街时分,家家门前的灯笼亮起来,季鸿都已上床歇着了,他才一身疲惫地回来,就地蹬了鞋踹了衣裳就往被子里钻。
季鸿被他惊醒,伸手揽他,他也沉得似死猪一样,动也不爱动。翌日天不亮就起来忙活,过了晌午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得晚上季鸿洗了头脸回来,瞧见少年回来,便在腕子上抹了点茉莉味的香膏,盖上被子轻声细语地说了会儿话,想讨个欢好,谁想手指还没碰到裤腰,就听见耳旁一阵沉稳的呼吸声——竟是径直睡着了!
如此几天几夜都这样,饶是季鸿也不禁狐疑起来——这少年每日下午在春风得意楼,究竟都做的是什么苦力活?季鸿如今人在一碗面馆,思绪已飘远了,忧心余锦年在外边受了什么欺负,生怕他吃了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余锦年也确实每日下午都在咽苦水。
那玉机水凳真不是人玩的东西,这脚下要踩,手里要上解玉砂水,雕形靠得是转起来的砣片,手若是不稳当,很容易划错地方,他刚上手时就一个不小心,嵌了道细长划痕在上头。因此只能配上一杯浓茶来提神,否则再一个错眼,细细的玉簪就要从中堑断。
他两双手都沾着砂泥水,因为长时间摩挲粗糙玉面、更换砣片、抹解玉砂,指缝里都是污泥,手指头都磋磨红了,又酸又疼,两只脚腕也重得踩不动玉机脚踏。
季鸿送给他一把货真价实的宝石刀,还是娘亲宝贵的遗物。他无以为报,总想回赠他点什么东西——这东西不能太大路旁,也不能太廉价,否则就没意思了,衬不上季鸿那把精致的传家小弯刀。
那日在首饰铺见了那支白玉簪,那颜色素而不淡,简直像是给季鸿量身定做的一般。余锦年心生欢喜,很是想买下来给季鸿的,可是那个簪形他不喜欢,太花哨了,于是决定干脆自己做一个。
不过余锦年将雕玉这事想得太简单了,还以为和木雕石雕一样,没想到竟是要用解玉砂来一点点地磨,用砣机一寸寸地刮,等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其中的难度远超自己想象。但料已买了,胚已出了,姜秉仁的人情都欠了老大一个,无论如何,他也得出个完美的玉竹簪。
只是不知道季鸿会不会喜欢……
余锦年向来心宽,此时却也忐忑起来,就在这种忐忑中,余锦年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打磨抛光的工序,又找了大玉师傅帮忙把之前做的平安扣嵌上,最后将做好的玉簪放在清水里仔仔细细地洗净了,软布擦干。
玉竹簪整体白素光亮,但之前失手乱划的那条细痕只能留下了,但远观着倒也不显著,像是竹节本身崩开的一条纹理。
“差一点,勉强能看。”大玉师傅如此嫌弃道,“出去之后莫说是我金玉坊的活儿。”
此种评价对余锦年已经是盛赞了,他赶紧胡乱告谢过大玉师傅,也谢过这些日子不嫌他笨手笨脚裹乱,还热情指点过他的其他做玉师傅,又邀请坊间兄弟们到一碗面馆去吃饭。
挨个儿地谢过了,才推门告辞。
春风得意楼是百花街这儿最高的一处,雕梁画栋,彩饰非常,每年月夕日,多得是贵人世族来预定团圆菜,晚上敞开窗望月,能将这一整片城东都尽收眼底。
严玉姚点点头,有些低落,似也有些不甘心而又无可奈何的认命。
屋中很是清净,丫头忙慌倒出一粒“药丸”给小姐服下,好叫她不要再去想那些事了,严玉姚吃着嘴里甜,又忍不住赞赏余锦年的手艺,夸他连药都能做得这般甘香,着实与寻常大夫不一般。
余锦年自然不能告诉他这只是安慰剂罢了,仍故作玄虚地说:“莫看这药甜,药劲儿却大得很!若是多吃,能药翻一头牛!”
严玉姚被逗笑了,掩着嘴有了点十几岁少女的俏意。
叮嘱了用药的事,余锦年回到前厅去寻季鸿,小厅房的门半敞着,季鸿倒没叫他操心,坐在避风的那半扇门后,安心静致地喝茶,他这一脚迈进去,忽地背后挂起一阵风,才回过身来,就被一个飞奔到前头的小厮撞了过去。
余锦年踉跄两步,看到严荣从他手中接过了一纸信笺,严荣看罢,忽地垂坐在圈椅上,低头掩住双目,低低咕哝了两句:“是我瞧错了,是我走了眼……”
那纸笺一角垂落下来,隐约瞧得见最后一句,雄劲刚毅,力透纸背,写着的却是顶绵软的话——无论生老病死,定同其甘苦,呵护一生。
缀款是个“曹”字。
从严家出来,天转阴,风乍起。
季鸿鼓囊囊一团走在前头,颈子里都已经闷出了一层薄汗,出了严家所在的巷子,倏忽身边儿没了人,他回头去看,见少年正立在巷口一棵枯树底下,仰着头看天。
云来云去,连太阳也灰蒙蒙的了,唯独少年那双眸子流光溢彩,仿若剔透的琥珀琉璃。
季鸿站住不动,远远问道:“怎么不走,想什么呢?”
余锦年看着天上一朵云彩,白花花的,被乱风吹得细溜长,很快就散去了,换上一派暗沉的乌灰色。他也被吹得心旌摇曳。想什么?在想一件不那么地道的事儿,想把某人定下来,用各种光彩不光彩的手段,软硬兼施也好,狐媚猿攀也罢,就算被人骂了啐了唾弃了,他也难得手软放弃。
他似被曹诺的事悚着了,如惊弓之鸟,屡屡想到自己,好像和季鸿也不是那么登对。
没谈过恋爱,更没和男人谈过,此生第一次,余锦年也不知这滋味对不对。但他却知道,季鸿外头是冰,添化了里头就是糖,他好容易嗑掺着牙,把外面的冰膜剥掉了一层。他不是曹诺,不能容别人捡漏来吃他的糖,谁都不行,他拼着噎住也要把糖塞自己嘴里。
季鸿还在看他,不急不躁的。
余锦年站在原地伸出手,要他来抱。
好像经常这样,只要他没力气了,尽管伸开手,季鸿二话不说就会将他提起来,从地上、榻上、椅子上,这回自然也没有叫他失望,季鸿步步回转来,一抄手就将少年裹进来了。
笑问:“怎么了?”
余锦年把脑袋埋在他穿得厚实的肩上,用下巴蹭了蹭,躲在一棵已经枯死的树底下,借着寥寥几许的横枝和人勾缠,手指头压了衣领,拨开脸庞的一簇发,凑上去咬,咬得人唇色燔红,色若石榴。季鸿后背靠着枯树,也没叶片遮掩,虬结的枝桠黑影落在脸上,横窜着从两人唇间插过去,似衔住了的花枝。
严荣跑出来追余锦年,手里提着只鹿腿,这个时节鹿也不怎么好寻了,他也是有缘,才从一个急用银钱的老猎手里得到两只鹿腿,便留了一只给严玉姚补身体,另一只本想拿来给余锦年做谢医礼,不想他推开侧门一露头,骇然瞧见那枯海棠底下的两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地接吻,他当真看傻了,心里翻着往上冒热气,蒸熟了似的烘着脸。
他自是看不惯,但第一念头竟不是啐骂,而是不由自主地挑了脚尖看向巷口,生怕有人经过,撞破了这场冬日春景。
单他俩这个模样,怕是能叫那棵枯了两年的海棠朽木回春也说不定,严荣胡乱地想着,难道嘴贴嘴的滋味真就那般好?他还从来没尝过,当下心摇意乱,也想尝尝,但一刹那间思绪回笼,严荣惊吓于自己出格而不成体统的淫乱想法,口中胡乱念起“阿弥陀佛老夫子”,一回头,整脸撞在了门墙上。
“回家?”腰磨着腰,季鸿喘了气,有些忍不住了,哪怕是为此再病一场都行。
余锦年没坏心,全是好心:“不听,不纵容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他指的是酒后自摸,结果轰轰烈烈病了一场这事,季鸿被他明里暗里地臊了一番,又无话可说,少年这一番左右推辞倒显得他成了浪子行径,只好按捺住,缓着呼吸跟少年拐拐绕绕,去了首饰铺,取做好的坠子。
铺中看店换了人,不是上回那个年纪大的老板了,而是个面相精明的小郎君,自称是老板的亲儿子,生得嫩,嘴又极甜,看着比余锦年大不了多少,单他们二人在店中等伙计取东西的功夫,他就哄着三四个小媳妇婆婆娘的买了他家的镯子耳环。
拿来了东西,小郎君亲自给余锦年打开验货,一一介绍,末了抬头扫了季鸿一眼,大惊小怪道:“嗬!多俊俏的公子爷儿!此君仿若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季鸿听惯了各色奉承,余锦年则不在意,没人搭他的话,他也不气馁,照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夸赞,天上地下白玉鹤羽的拟了个遍儿,实在是没话讲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碰上了硬茬子。
余锦年揪起一只珍珠耳坠细细地看,突然嘶地一疼。
季鸿紧接着便去捏他的手指头,问怎么了。
余锦年摇摇头:“没事,不小心被耳勾子扎了一下。”
小郎君心知此二人非富即贵,大好财源不能生生放过,正一筹莫展想不出该从何下手,此时忽地眼睛一亮,忙跑去柜后拿了只长形锦盒出来,啪嗒一声在余锦年面前打开,似老友访谈似的坐在他对面儿,赞誉道:“小公子你看这支玉簪,极品的白玉,你看这油润、看这皮色,里头一点儿的絮花都没有。玉如人,人如玉,配这位公子简直是锦上添花了!”
余锦年看了两眼,拿起来摸了摸,正当小郎君喜笑颜开地要与他谈价钱时,却见他摇了摇头又放了回去:“不要这个,不好。”
小郎君要气笑了,这还不好,那这十里八村的就没有好的了!
但生意向来如此,有缘就做,没缘不做。
笑容满面地送了客,他又擦擦柜面、扫扫地板,将镇店的几样好宝贝拿出来用软绒布一一擦拭干净,再放回柜中锁起来。风越起越大,天边黑鸦鸦的,透着抹蓝晕,空气中潮湿得让人心烦意乱,眼看着就要落一场雨水,铺家收了店,正要落板。
眼看着风中跑来一个细瘦的长条影儿,怀里裹着个小布绢,顶着狂风乱作奔了进来。
“老板,我想买你一块玉料,要白玉的那种。”
身上寒气都没抖落干净,他便展开绢布,摆出两锭银子。
银钱给得挺足,那小郎君抬头仔细一瞧,竟是方才那个摇头摆脑说他家东西不好的不识货少年。
第73章 腌鲜鳜
自严玉姚悬梁以来已过了不少时日,今日厨间渐渐弥漫出一股若有若无的咸臭味道,活像是什么东西朽烂了,吓得清欢直以为灶间有被小叮当捉来的死耗子,翻锅倒柜地将整个厨房拾掇了个遍,才发现这臭味是自窗台底下传出来的。
她将那盖得严严实实的瓷碟子挪出来,掀开一看,竟是条死鱼。清欢嫌弃死了,捏着鼻子要丢,被余锦年看见,一把拦了下来:“那是我的,我的!”
“留这死鱼做什么,都臭了。”清欢纳闷。
余锦年跑过来摸了摸,捏了捏,要不是臭味弥漫,他差点就忘了自己曾经腌了鱼,还好这几日天气冷,腐坏得没有那么坏,不然白瞎了一条鳜鱼。正好快到晌午,余锦年也不多留这鱼熏人了,接过臭鱼在井边冲洗干净,控净了水,放在锅里两面炸至金黄。
之后下葱姜椒,入一盅水烧开,这时再放酱油、辣子、盐等调味,中火慢炖。
出锅时,鱼臭虽然已被各色酱香掩盖了几分,但仍有一股令人蹙鼻的奇怪味道,好端端一桌午饭,因为余锦年端上来的一碟臭鳜鱼,差点把食客都熏光。
余锦年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过会儿抬头瞧见其他人都不敢动筷子,立刻剥了一小块鱼肉,用小碟端着举到季鸿面前:“啊……”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季鸿屏住呼吸,张嘴含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用舌面碾了一下,咸,香,鱼肉分明已是臭的了,肉质却仍软嫩如泥,在口中一抿就碎了,肉中根刺也无。咽下之后,他长松一口气,感觉到有微微的辣味和臭味泛上来,伴着浓郁的酱香。
倒是新奇。
因为有了季鸿试菜,清欢也好奇地夹了一块尝尝,还没入口就与这臭味僵持住了,亏得有段明识货,吃了一口以后兴高采烈道:“先前跑江湖时,曾在微安府吃过几次,滋味独特,难以忘怀。没想到小公子的手艺这般好,与当地农家做的正宗腌鲜鳜比,也是端得上台面的!”
余锦年撅起尾巴:“还是段木头识货!”
清欢听了,仍没有抑制住对臭味的抗拒,将自己夹的那块鱼肉转念放进了段明的碗里:“那你多吃几块。”
方才还滔滔不绝赞美鱼肉的段明瞬间闭了嘴,直愣愣看着碗里多出的鱼肉撒愣,活像他碗里的不是吃食,而是一朵娇花,红着耳朵看了半天也没看够,被清欢笑话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匆忙扒饭。
吃过饭,季鸿帮着余锦年洗了碗,两人双手都还未擦干,季鸿便湿漉漉地去握少年的手,想把人带房间里歇个午觉,谁想这少年扭捏一会儿,竟滑溜溜泥鳅似的躲了过去,瞬间跑走,不见了踪影。
清欢与余锦年在前堂隔帘下撞会,见他一溜烟儿跑出去了,到了后院又瞧见季鸿脸色沉郁地垂着手站着,心中不禁奇怪。
余锦年正捂着胸口往城东跑去,拐进百花街,在一栋富丽堂皇的门厅前停下,轻声悄步地溜了进去。
往来行人见他行迹诡异,偷偷摸摸跟逛窑子似的,抬头一瞧,却是春风得意楼。
进了春风得意楼,余锦年直奔二楼的一座小隔间而去,推开门,里头已经有个年纪颇大的山羊须老师傅在等他了,见他进来,便放下茶盅,起身行了个礼。
余锦年惊站着,被人从肩后猛拍了一巴掌:“傻站着做什么,进去啊!”
他回头见是姜秉仁,这才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也朝老师傅行了礼,两人各坐在案几对侧,姜秉仁则搬了矮凳靠在桌头。
“你也知道,雕玉是门手艺,肯外传的本就稀少,更何况你还不是人家徒弟,却要人家教你手艺,这本就没道理。”姜秉仁道,“这位大玉师傅与我家是世交,这才请了来点拨你一二,能听得懂几分,全要看你造化。”
余锦年矜持地坐端直了,乖乖点点头,从怀里掏出那个他守了好几天的宝贝,将包在外头的棉布一打开,露出了里头一块细长形状的籽料,经过粗粗打磨过,颜色白中透着些说不上来的青黄色,不嫩,看起来仿佛是杂质一般。
那大玉师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不由得也蹙起眉道:“这玉成色不好。”鉴玉是本能,他也并无瞧不起余锦年的意思,但也不喜拐弯抹角,直白地问道,“听说你是要给心上人雕玉……想做个什么?”
余锦年立刻说:“做簪子,竹节形的,头上嵌一块平安扣。”
“给姑娘家做竹,这倒是稀奇。”大玉师傅笑了笑,也没注意到面前两个年轻哥儿都神色微妙,只兀自拿出几件工具来,在桌上一字排开,简要地讲了讲起各种器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各种雕花嵌扣应该如何处理。
旁边姜秉仁有些抓耳挠腮的意思,余锦年也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仍打足了精神,将大玉师傅说的每一个字都印在脑子里。他头一次知道,原来雕玉这样麻烦,要画图定型、描边勾线,如何挖脏遮络,如何细雕修整,让余锦年一个外行人听得脑子都扭筋了。
不到日落时分,大玉师傅就走了,姜秉仁也早在中途便枯燥得听不下去,跑后厨监工去了。窗外阴阴晴晴,今日又飘起雨来,雨丝虽软,但寒冽得很,落在肩上瞬间就似化开了的冰水般冻人,姜秉仁趴在后厨窗台上,百无聊赖地往上看,也瞧不见二楼那隔间里还有没有人,只先前瞥见大玉师傅出去再没回来,想着那余锦年恐怕也早就走了罢,便不再看。
又过了会儿,天色渐晚,就连楼里的伙计们都用完了晚饭,冬日早灰的天空降下沉沉的暗幕,姜秉仁随便扒拉了两口菜饭,又捻了点儿食渣去喂院子里的金鱼,他冒着绵绵微雨一抬头,望见一撇豆大的灯影摇摇晃晃,一时瞪住了眼睛,转脸从厨房热了一壶热梅干茶,并一碟茶点心,便提着衣摆噔噔跑了上去。
推开门,果见那人还趴在桌上刻苦,手边废纸已堆了一地,他捡起一团看了看,都是各种各样的竹子,画得歪七扭八。姜秉仁挠了挠头,把热烫的梅干茶摆到桌上,还递给他块红豆糕:“怎么就废寝忘食了,原来还在浪费我们楼里的纸。”
“给你纸钱。”余锦年头也不抬,糕也不吃,只攥着支细毫笔在玉上画竹子,这软头小笔十分难控制,多了墨少了墨都会弄得乱七八糟,他手又抖,洗洗画画好几遍才描出个满意的形状来,这才终于肯放下笔墨,喝了几杯梅茶解渴,“明日就不来了,去大玉师傅的铺子里,要用解玉砂才行。”
姜秉仁看他脸上花猫似的,多半是挑碎发时抹上去的,半晌才醒过来,啊了一声,嗓音里有点自己都没发现的失望:“就不来了?”
“从你们大门进来,再从后门出去,别叫别人看见我。”余锦年将画好了形状的玉塞到姜秉仁怀里,小声道,“帮我收好,明天来拿。”
姜秉仁掀开布包看了一眼:“你这块玉,根本不值钱。我看那个人也不像是缺金少玉的,你送个这样寒碜的,人家说不定都瞧不上眼。而且那玉机我见过,踩起来转得飞快,你这样笨的,手指头都要被转掉。我给你个好的,你直接送他不就完了……”
他本意想说那玉机水凳一点都不好玩,容易磨破手指头,结果到了嘴边就不是那个意思了。
“我乐意!”余锦年果不其然瞪了他一眼,赌气道,“我弄断了手指头,就连手指头一块送给他!不要你们的。”
他说完跑下楼,粗糙洗了手脸往城西走,姜秉仁立在二楼临窗,捧着块玉石望着余锦年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咕哝道:“我也没说不让你做啊……”
这两日余锦年有些奇怪,总躲着季鸿走,他只当自己躲得天衣无缝,却不想就连穗穗都看出来了,一脸天真地跑来问他,是不是跟季鸿哥哥闹别扭了:“娘说过,只有犯了错的人才会躲着人走呢!没做错事的人都是光明正大的!”
被小丫头教训了的余锦年丝毫不知悔改,日日吃过午饭就往春风得意楼去,直到静街时分,家家门前的灯笼亮起来,季鸿都已上床歇着了,他才一身疲惫地回来,就地蹬了鞋踹了衣裳就往被子里钻。
季鸿被他惊醒,伸手揽他,他也沉得似死猪一样,动也不爱动。翌日天不亮就起来忙活,过了晌午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得晚上季鸿洗了头脸回来,瞧见少年回来,便在腕子上抹了点茉莉味的香膏,盖上被子轻声细语地说了会儿话,想讨个欢好,谁想手指还没碰到裤腰,就听见耳旁一阵沉稳的呼吸声——竟是径直睡着了!
如此几天几夜都这样,饶是季鸿也不禁狐疑起来——这少年每日下午在春风得意楼,究竟都做的是什么苦力活?季鸿如今人在一碗面馆,思绪已飘远了,忧心余锦年在外边受了什么欺负,生怕他吃了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余锦年也确实每日下午都在咽苦水。
那玉机水凳真不是人玩的东西,这脚下要踩,手里要上解玉砂水,雕形靠得是转起来的砣片,手若是不稳当,很容易划错地方,他刚上手时就一个不小心,嵌了道细长划痕在上头。因此只能配上一杯浓茶来提神,否则再一个错眼,细细的玉簪就要从中堑断。
他两双手都沾着砂泥水,因为长时间摩挲粗糙玉面、更换砣片、抹解玉砂,指缝里都是污泥,手指头都磋磨红了,又酸又疼,两只脚腕也重得踩不动玉机脚踏。
季鸿送给他一把货真价实的宝石刀,还是娘亲宝贵的遗物。他无以为报,总想回赠他点什么东西——这东西不能太大路旁,也不能太廉价,否则就没意思了,衬不上季鸿那把精致的传家小弯刀。
那日在首饰铺见了那支白玉簪,那颜色素而不淡,简直像是给季鸿量身定做的一般。余锦年心生欢喜,很是想买下来给季鸿的,可是那个簪形他不喜欢,太花哨了,于是决定干脆自己做一个。
不过余锦年将雕玉这事想得太简单了,还以为和木雕石雕一样,没想到竟是要用解玉砂来一点点地磨,用砣机一寸寸地刮,等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其中的难度远超自己想象。但料已买了,胚已出了,姜秉仁的人情都欠了老大一个,无论如何,他也得出个完美的玉竹簪。
只是不知道季鸿会不会喜欢……
余锦年向来心宽,此时却也忐忑起来,就在这种忐忑中,余锦年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打磨抛光的工序,又找了大玉师傅帮忙把之前做的平安扣嵌上,最后将做好的玉簪放在清水里仔仔细细地洗净了,软布擦干。
玉竹簪整体白素光亮,但之前失手乱划的那条细痕只能留下了,但远观着倒也不显著,像是竹节本身崩开的一条纹理。
“差一点,勉强能看。”大玉师傅如此嫌弃道,“出去之后莫说是我金玉坊的活儿。”
此种评价对余锦年已经是盛赞了,他赶紧胡乱告谢过大玉师傅,也谢过这些日子不嫌他笨手笨脚裹乱,还热情指点过他的其他做玉师傅,又邀请坊间兄弟们到一碗面馆去吃饭。
挨个儿地谢过了,才推门告辞。
春风得意楼是百花街这儿最高的一处,雕梁画栋,彩饰非常,每年月夕日,多得是贵人世族来预定团圆菜,晚上敞开窗望月,能将这一整片城东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