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虽然书上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在调教下人时,宁芳却渐渐琢磨出,身为一个合格的主子,却必须学会如何促进下人之间的合理竞争,这样才会令她们有展现才艺的动力。否则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愿意吃苦受累呢?
哎!
原以为这辈子好命做了人家小姐,从此就只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却没想到,这小姐也不是好当的。
虽然干的活少了,但需要操得心却更多了。
不说读书识字,学习琴棋书画那些事,光是学着打理家务,管教下人,就是一门极大的学问了。
而这还算浅的,都是些关起门来的内务,听徐妈妈说,过几年还要跟在祖母身边,出去交际应酬,学习请客宴饮,人情往来,那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必须具备的技能。
宁芳如今算是懂了,为何人家总说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千金。
真要把这些学问学出头,可不就得花上千金去打造?
而就算有了千金,但若没有几辈人的积累,没有相应的交际圈子,就好比她那个反面典型的娘,又如何养得出这样大家闺秀的品行?
所以,就算觉得辛苦,但宁芳还是觉得很幸运。
她已经想开了,哪怕这辈子还是要“早夭”,但如果能有机会做小姐,学些上辈子没学过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好呢?
何况,她如今还有位跟她这种白纸一样,齐头并进,共同学习着的娘呢!
“娘真好看,跟芳儿一样好看!”
看女儿笑眯眯的进来问好,夏珍珍也笑了。
今儿母女俩穿的新袄子,正是用上回她们讨论过的那块湖蓝缎子做的。除了款式,面料是一模一样。
其中宁芳因为年纪小,料子本身又织有粉白黄的牡丹花纹,便没有做过多的装饰,只裁成双圆襟,在领口袖口处镶了圈雪白的风毛,用深浅两色桃红盘出蝴蝶扣,便衬得小人儿越发活泼可爱起来。
而夏珍珍因体型仍是略胖,袄子便裁成更加简洁大方的掐腰对襟式样,用暗黄布条盘出菊花扣,庄重典雅。
等母女俩手牵手站在一块,连一向稳重的徐妈妈都忍不住打趣起来,“这哪里象母女,分明象是姐妹了!”
宁芳把画眉做的那只大葫芦荷包给母亲挂上,自己挂上小的,才又笑道,“娘若再瘦一些,我出去都不好意思叫娘了。”
夏珍珍掩嘴而笑,不过眼睛里却也闪着欢乐的光,“那我可得加把劲。”
她是真的瘦多了,虽然还是胖,但只能说是富态,而不象从前那般臃肿,老让人觉得肚里还揣着个娃了。
因她前些时老不敢吃东西,徐妈妈怕她饿坏身子,还专程把孙大娘又请来一趟,教了她一套女子拳法。如今夏珍珍早晚都练一遍,终于敢多吃些东西,气色也好多了。
如今她脸上白里透着粉,加上瘦下来之后越发清晰的眉目,当真如双十女子般,明媚妍丽,看着和宁芳也更加相似了。
不过说笑之后,就得赶紧摆饭了。
今天宁芳还要去学堂上年前的最后一课,顺便给老师送个年礼,然后便要跟徐妈妈回梁溪县城,去给祖母送年礼,可耽误不得。
等喝过腊八粥,宁芳又吃了半笼小肉包,感觉饱了正要出门,老孟喜气洋洋的来了。
见了宁芳就问好,又问,“姐儿,那养蚕的房子大伙儿都收拾出来了,竹匾过几天就能得,这蚕种什么时候到?”
“还没开春呢,你急什么?就是蚕种回来了,那桑叶还没长出来呢,你拿什么喂它?”
老孟不好意思的搓着手,“姐儿别笑话我这外行,回头要想起还有什么没做的,赶紧说一声啊。”
“知道了。”宁芳摆摆小爪子,小大人般摇了摇头,扭头走了。
第41章眼红
自从知道能养蚕,可把村里庄户们高兴坏了。立即腾空了家里最好的屋子,象老孟,甚至都收拾了三间房,成日眼巴巴的盼着蚕种。
要不是宁芳怕他们做得不合乎规范,白糟塌好蚕种,头一次宁肯花钱让老孟去订制了养蚕架和竹匾回来,他们都能在这大冷天里,上山去砍竹子回来自己编。
不过这也是夏珍珍提议做碗莲赚了钱,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宁芳也没想到,她娘偶然的一个小主意,竟着实发了笔小财!
藕粉产量有限,加上程家返京时又送了许多,后来便没卖了,只各家各户分了些,让他们自己拿去吃,或是年下送亲戚。
但碗莲着实紧俏。
还没进腊月呢,第一批五百多盆的碗莲,到底被那卖种子的老板寻上门来,全部包圆了。后面还让他们赶着又养了一千多盆,昨儿也全拖走了。估计是要拉到金陵余杭那些大城市去卖,所以给的价钱也爽快。
宁芳估摸着,就算在村里分分,光她家最后也能落个七八十两银子,她娘那三百两的任务就算完成四分之一了。等再养上两拨蚕,搞不好她们明年秋天就能挣够银子回家。
到时,要不要去找三老太爷宁守信去兑现赌约?
当时他瞧不起夏珍珍的那些话,说得可是响亮。哼,爱记仇的小人儿宁芳,可全替她娘记着呢!
不过到时她爹如果顺利中了举,也该授官了。那她们是留在老宅陪祖母,还是陪爹去上任呢?
正纠结着,学堂到了。
因上溪学堂算是半官办性质,老师们都有衙门补贴的月钱,所以对学生们的束脩,要求得并不严格。
象端午送些糯米红糖,中秋给几把红枣核桃就算完事。唯有腊八节,因要过年,所以学生们的礼会送得重些。却也仅限于扛几斤大米红豆,或捉只鸡,或提两条鱼来便罢。
但宁芳却不能这么送。
她给学堂夫子们的年礼,是一人一只腌好的火腿,外加桂圆莲子等八样果品,还有一人一身衣料,及笔墨纸砚一份。
这不是宁芳要摆阔,而跟她家明明离得上溪学堂是全村最近的,也非得每天乘车往返一样,是她必须拿出来的身份。
否则她要是每天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手牵手上学放学,估计平易近人是有了,但绝对得不到大家的尊重。
哎!
原以为这辈子好命做了人家小姐,从此就只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却没想到,这小姐也不是好当的。
虽然干的活少了,但需要操得心却更多了。
不说读书识字,学习琴棋书画那些事,光是学着打理家务,管教下人,就是一门极大的学问了。
而这还算浅的,都是些关起门来的内务,听徐妈妈说,过几年还要跟在祖母身边,出去交际应酬,学习请客宴饮,人情往来,那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必须具备的技能。
宁芳如今算是懂了,为何人家总说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千金。
真要把这些学问学出头,可不就得花上千金去打造?
而就算有了千金,但若没有几辈人的积累,没有相应的交际圈子,就好比她那个反面典型的娘,又如何养得出这样大家闺秀的品行?
所以,就算觉得辛苦,但宁芳还是觉得很幸运。
她已经想开了,哪怕这辈子还是要“早夭”,但如果能有机会做小姐,学些上辈子没学过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好呢?
何况,她如今还有位跟她这种白纸一样,齐头并进,共同学习着的娘呢!
“娘真好看,跟芳儿一样好看!”
看女儿笑眯眯的进来问好,夏珍珍也笑了。
今儿母女俩穿的新袄子,正是用上回她们讨论过的那块湖蓝缎子做的。除了款式,面料是一模一样。
其中宁芳因为年纪小,料子本身又织有粉白黄的牡丹花纹,便没有做过多的装饰,只裁成双圆襟,在领口袖口处镶了圈雪白的风毛,用深浅两色桃红盘出蝴蝶扣,便衬得小人儿越发活泼可爱起来。
而夏珍珍因体型仍是略胖,袄子便裁成更加简洁大方的掐腰对襟式样,用暗黄布条盘出菊花扣,庄重典雅。
等母女俩手牵手站在一块,连一向稳重的徐妈妈都忍不住打趣起来,“这哪里象母女,分明象是姐妹了!”
宁芳把画眉做的那只大葫芦荷包给母亲挂上,自己挂上小的,才又笑道,“娘若再瘦一些,我出去都不好意思叫娘了。”
夏珍珍掩嘴而笑,不过眼睛里却也闪着欢乐的光,“那我可得加把劲。”
她是真的瘦多了,虽然还是胖,但只能说是富态,而不象从前那般臃肿,老让人觉得肚里还揣着个娃了。
因她前些时老不敢吃东西,徐妈妈怕她饿坏身子,还专程把孙大娘又请来一趟,教了她一套女子拳法。如今夏珍珍早晚都练一遍,终于敢多吃些东西,气色也好多了。
如今她脸上白里透着粉,加上瘦下来之后越发清晰的眉目,当真如双十女子般,明媚妍丽,看着和宁芳也更加相似了。
不过说笑之后,就得赶紧摆饭了。
今天宁芳还要去学堂上年前的最后一课,顺便给老师送个年礼,然后便要跟徐妈妈回梁溪县城,去给祖母送年礼,可耽误不得。
等喝过腊八粥,宁芳又吃了半笼小肉包,感觉饱了正要出门,老孟喜气洋洋的来了。
见了宁芳就问好,又问,“姐儿,那养蚕的房子大伙儿都收拾出来了,竹匾过几天就能得,这蚕种什么时候到?”
“还没开春呢,你急什么?就是蚕种回来了,那桑叶还没长出来呢,你拿什么喂它?”
老孟不好意思的搓着手,“姐儿别笑话我这外行,回头要想起还有什么没做的,赶紧说一声啊。”
“知道了。”宁芳摆摆小爪子,小大人般摇了摇头,扭头走了。
第41章眼红
自从知道能养蚕,可把村里庄户们高兴坏了。立即腾空了家里最好的屋子,象老孟,甚至都收拾了三间房,成日眼巴巴的盼着蚕种。
要不是宁芳怕他们做得不合乎规范,白糟塌好蚕种,头一次宁肯花钱让老孟去订制了养蚕架和竹匾回来,他们都能在这大冷天里,上山去砍竹子回来自己编。
不过这也是夏珍珍提议做碗莲赚了钱,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宁芳也没想到,她娘偶然的一个小主意,竟着实发了笔小财!
藕粉产量有限,加上程家返京时又送了许多,后来便没卖了,只各家各户分了些,让他们自己拿去吃,或是年下送亲戚。
但碗莲着实紧俏。
还没进腊月呢,第一批五百多盆的碗莲,到底被那卖种子的老板寻上门来,全部包圆了。后面还让他们赶着又养了一千多盆,昨儿也全拖走了。估计是要拉到金陵余杭那些大城市去卖,所以给的价钱也爽快。
宁芳估摸着,就算在村里分分,光她家最后也能落个七八十两银子,她娘那三百两的任务就算完成四分之一了。等再养上两拨蚕,搞不好她们明年秋天就能挣够银子回家。
到时,要不要去找三老太爷宁守信去兑现赌约?
当时他瞧不起夏珍珍的那些话,说得可是响亮。哼,爱记仇的小人儿宁芳,可全替她娘记着呢!
不过到时她爹如果顺利中了举,也该授官了。那她们是留在老宅陪祖母,还是陪爹去上任呢?
正纠结着,学堂到了。
因上溪学堂算是半官办性质,老师们都有衙门补贴的月钱,所以对学生们的束脩,要求得并不严格。
象端午送些糯米红糖,中秋给几把红枣核桃就算完事。唯有腊八节,因要过年,所以学生们的礼会送得重些。却也仅限于扛几斤大米红豆,或捉只鸡,或提两条鱼来便罢。
但宁芳却不能这么送。
她给学堂夫子们的年礼,是一人一只腌好的火腿,外加桂圆莲子等八样果品,还有一人一身衣料,及笔墨纸砚一份。
这不是宁芳要摆阔,而跟她家明明离得上溪学堂是全村最近的,也非得每天乘车往返一样,是她必须拿出来的身份。
否则她要是每天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手牵手上学放学,估计平易近人是有了,但绝对得不到大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