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锦衣卫的主官郝连英去往通州,上了码头,站在凛冽寒风中,守着打捞队。
他旁边,除了韦启峰之外,还有朱谨渊,裹着厚厚的皮裘,一阵风吹来,他冻得发着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嗯,朱谨渊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向皇帝讨了差事。
知道朱谨深入都察院之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都不要贤妃出面,自己主动去找着皇帝,说不能见父兄都这样忙碌,而他悠闲自得,他强烈要求为君分忧。
皇帝见他才新婚,就这样有心,大方地答应了他,给他派了差事。
叫他到运河上一起看捞尸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替大家说,世子下线的第二天,想她……
明天就上线啦。
☆、第132章
韦启峰见妹婿打了喷嚏, 忙殷勤地道:“殿下, 这里风太大了, 我们还是进那边的屋里罢, 火盆热乎乎地烧着,一直都没熄过, 就预备着给殿下取暖。”
这码头上四面没有遮挡,因为锦衣卫在此公干, 这几日把来讨生活的脚夫小贩等也都赶走了,空旷旷的一片,风从河面上吹过来,若不留神站稳了,能将人刮个跟头。
码头边上有渔家搭的能避风的小屋子, 但非常简陋,还有一股陈年累积下来的说不出来的怪味, 朱谨渊在里面呆了一刻就实在呆不住了, 宁可出来吹风。
韦启峰邀他去的是好一些的屋舍, 不过就是离码头比较远了,不能这样近距离地关注到河面上的情况。朱谨深磨了这个差事来,开始很不满意, 跟贤妃去抱怨,贤妃劝他, 好歹都是份差,做好了,皇帝满意了, 才会给他接着派差。
朱谨渊一想也是,也就雄心勃勃地来了,为了显得自己上心,锦衣卫给他备好歇脚的屋子他都不去,就跟着郝连英。
但这个风实在是——
朱谨渊抱着个聊胜于无的手炉,感觉牙关都开始打战了,冻得想要骂脏话。
再撑不住,被韦启峰再一劝时,就望向郝连英:“我看这人一时半会回不来,不如我们去喝杯茶,润润喉再过来?”
梅家沉船并不在这码头边上,锦衣卫及巡检司的人要驾船到事发地点去才能开始打捞,他们在这里守着,就是等候打捞船的回音。
韦启峰帮了句腔:“大人,走罢,在这里紧着傻站也看不出什么来——”
一阵猛烈的北风迎面袭来,他踉跄了一下,底下的话都没说得出口,直吹了个透心寒,待这一阵过去,才爆了句粗口:“这贼风!”
郝连英的身体素质自然比纨绔混混和养尊处优的皇子都强些,但也抗不过天地自然的威力,一般从头到脚冻得冰柱一般,沉默片刻,点了个头。
他转头吩咐下属继续在此好好守候,而后一行三人下了码头,去到备好的屋子里歇脚。
“梅家这些死鬼死的也算是值了,捞个尸,皇上叫我们大人还亲自看着还不够,还把殿下派来了!”
喝过一杯热茶,韦启峰身上回了些暖,就开始按捺不住地抱怨。
郝连英没说话,但也没阻止。屋外有人守着,都是他心腹的手下。
朱谨渊心里很看不上这个大舅子,他挺奇怪,韦家算是书香和勋贵的结合,怎么生下来的长子是这副秉性,起初时很不爱搭理他,但他渐渐发现了,韦启峰这个人粗虽粗,没什么城府,也因为如此,他很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这些话还往往合上了他的心事。
倒是他起先比较看好的二舅子韦启瑞,是个愣头青,说话时常噎人,他渐渐就不爱理他了。
此时听韦启峰抱怨,他就道:“不要这么说,皇爷不管派给我什么差事,都是要用我,做儿臣的,岂有挑肥拣瘦的。”
“殿下一片孝心,不觉得什么,我们这些人,却是替殿下不平。”韦启峰道,“如今朝廷多事,刑部里也忙着,派殿下去审那姓梅的小子也比在这里喝西北风强。像二殿下,不就舒舒服服地呆在都察院里。”
当着郝连英的面,朱谨渊温和地笑了笑:“二哥去查阅旧档,一般繁忙,并不是享福去了。你这个话,可不要出去说,不然引起别人误会。”
韦启峰忙道:“我向着殿下,才在殿下面前说,当然不会说到外人那里,给殿下招祸。”
他说着看一眼郝连英,“——我们指挥使不算外人,一向都极照顾我的,哈哈。”
郝连英坐在下首端着茶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韦启峰想了想又道:“不过二殿下那身子,纸扎的一样,这一年来才渐渐结实了点,但也挨不住这风吹,只能呆在屋子里了。哪里有三殿下康健,这种差事,也就只有派给三殿下才能做了。”
这就是朱谨渊喜欢这个混混大舅子的原因了,别的人哪敢在他面前直接说朱谨深是纸扎的,怎么也得含蓄点,就不如这种听着痛快。
他心里痛快了,嘴上越发放的温煦:“二哥那里的差事,只怕比我还重些,十来年前的旧档,哪里是那么好查的。唉,也不知道二哥能不能撑得住,差事是小,别累得他旧病复发,那就得不偿失了。”
韦启峰道:“二殿下要干不下来,等三殿下这里完了事,正好回去接手,显得殿下又能干,又尊爱兄长。”
他看上去是随口一说,不过朱谨渊心中一动,发现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要真能办成,可是妥妥压他的病秧子兄长一头了。
哦——错了,是前病秧子。
朱谨深怎么就好了呢。
朱谨渊现在想到这件事,都还觉得心里油煎的一般。朱谨深被封门的那两年,他风光得几乎是一枝独秀,若是他聚拢到的势力足够,恐怕都能推他上位东宫了。
然而,朱谨深一出来,立即把他的优势粉碎了一大半。
若不是随后朱谨深自己犯蠢,他借此良机提前娶亲娶到了韦瑶,他已然要丧气认命了。
朱谨渊想着,就问韦启峰道:“你跟建安侯府那边和解了没有?一家人没有隔夜仇,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算了罢。”
韦启峰的母亲韦太太出身建安侯府,只是建安侯府庶子承爵,跟文国公夫人及韦太太两个嫡姐闹得非常僵,平日里几乎是没有来往。
朱谨渊问这个话,当然不是好心纯为劝和,京里这些勋贵人家,除外戚外,大半都是因军功而来,建安侯府也不例外。
历代建安侯的主战场在漠北,常年与瓦剌作战,韦太太上面其实有个嫡亲的兄长,正因为战死在了漠北,爵位才落到庶子头上了。
“没呢。”提到这件事,韦启峰匪气颇重地撇了下嘴,“如今可不是我求着他们了,前两天我那舅舅说要过寿,才给我送了帖子,去不去,可要看我的心情。”
朱谨渊劝了他一句:“你这架子,摆得差不多就该收了,也别太大了。”
“好,好,我听殿下的,”韦启峰立即就笑道,“他们从前都嫌我没个正形,如今掉转来找我,还不是看殿下的面子。殿下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一时歇得差不多了,朱谨渊要表现,虽然很留恋这温暖的屋子,还是站起身来道:“走罢。”
韦启峰老大不愿意地跟着起身,喋喋着道:“那一家人捞上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模样了,我见过落水死的人,可不成个人样,真是——二殿下那边要是倒下了就好了,殿下就能过去了,我们指挥使也跟着去,论起查案,那可是锦衣卫的强项,也不知皇上怎么想的,二殿下门都不大出的一个人,能查得出什么来!”
韦启峰和郝连英走在前面,没人阻止他。
朱谨渊倒是转头瞥了一眼郝连英,只见这位鹰犬头目面色平平,看不出他心底想的什么。
**
韦启峰的祈愿差点成真。
朱谨深看上去确实快倒下了。
连着几日,他吃住都在都察院里,日夜与布满尘灰的案档为伴,林安贴身服侍他,看着他脸色一点点白下去,急得不得了,劝又劝不动,朱谨深只给了他三个字:“我有数。”
这他哪里能放心,看那些案档,泛黄泛灰还是小事,有的塞在太里面的架子上,都察院十年不见得有人去动一动,被鼠虫啃了边都不知道,这些玩意儿摸在他高洁得连衣衫都不会出现一个褶子的殿下手里——他心都痛死了好嘛!
林安急得想回去把李百草拉来看一看,又不敢,这老神医脾气和医术一样厉害,万一他觉得朱谨深在糟践身体,气头上能撂挑子不干。
再然后,纠结了两天,实在憋不住了,他直奔向了沐家老宅。
他说话殿下当是耳旁风,但有人能把这股风吹进殿下耳朵里——这一点他从前还不是那么肯定,打那个晚上过后,他是透彻得不能再透彻了。
当时他几乎要把自己吓死。
那一个晚上他都没有睡着,而隔天他鼓足了全部勇气,想要去问一问时,朱谨深进宫找皇帝报信,随后就忙起来了。
一忙到如今,他也没找着机会跟他家殿下聊一聊。
林安无奈,只好努力自己说服自己,把那股炸裂般的惶恐压下去。
身在皇家,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没经过听过。
他家殿下没杀人没放火,只是和一个少年发展出了超越友谊的关系,不值得他这样大惊小怪。
李百草都很淡定,提都没再提过,跟没这回事一样。他难道还不如一个乡野老大夫不成。
虽然这么想,林安此刻决定去见沐元瑜,还是十分心虚。
这两个人谁勾引了谁,太明显了,沐家世子爷身边那八个狐狸精一般的大丫头他是亲眼见过的,而反观他家殿下呢,身边连只母蚊子都稀罕,这年纪渐长,憋不住了,又不能选妃,错乱之下拿长相秀气的世子爷解个火太合理了。
都不知道他家殿下怎么哄骗了人家。
唉。
林安一路心虚着,一路顶着寒风到了老宅。
他等了一刻,才等到了沐元瑜下学。
“世子爷——”
林安懦懦着把请求一说,只见沐元瑜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朱谨深在都察院里是公务,沐元瑜平时和他形影不离,逢着这种时候,很懂分寸地知道不能去打搅,就只是自己无聊地上学下学,等着朱谨深完事的消息。
没等来,先等来了这个信。
“上来,我们去都察院。”
林安怔愣着进到车里才反应过来,世子爷这是家门都不进就跟着他走了?
真是个好人啊。
他又心虚又眼泪汪汪地想。
☆、第133章
沐元瑜赶到的时候, 官员们已差不多到了下衙的时辰, 三三两两地从大门里出来。
有林安引着, 没人拦她, 马车停在门旁道上,她一路顺利地走到了后院那一排存放案档的屋舍。
冬日天色暗得早, 申末时分,屋里已燃起了灯来。
与外面闲散下衙的景况不同, 屋里仍是十分忙碌,五六个人或坐或立,各有职司,还有人走来走去地搬运着文卷。
朱谨深坐在里间书案后,书案两侧皆堆着高耸的案卷, 连他的脸面都遮挡住了,沐元瑜一眼没寻得见他, 还是林安从她身边直窜出去, 才为她指引了目标。
“哎呦, 我的殿下,这个时辰了,人都走光了, 您还不歇歇!”
朱谨深头也不抬:“闭嘴,别吵。”
一只素白手掌按在了他摊开在面前正看着的案卷上。
朱谨深眼神闪了下, 抬头。
“殿下,”沐元瑜站在书案后,笑眯眯地和他道, “张弛有度。”
他旁边,除了韦启峰之外,还有朱谨渊,裹着厚厚的皮裘,一阵风吹来,他冻得发着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嗯,朱谨渊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向皇帝讨了差事。
知道朱谨深入都察院之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都不要贤妃出面,自己主动去找着皇帝,说不能见父兄都这样忙碌,而他悠闲自得,他强烈要求为君分忧。
皇帝见他才新婚,就这样有心,大方地答应了他,给他派了差事。
叫他到运河上一起看捞尸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替大家说,世子下线的第二天,想她……
明天就上线啦。
☆、第132章
韦启峰见妹婿打了喷嚏, 忙殷勤地道:“殿下, 这里风太大了, 我们还是进那边的屋里罢, 火盆热乎乎地烧着,一直都没熄过, 就预备着给殿下取暖。”
这码头上四面没有遮挡,因为锦衣卫在此公干, 这几日把来讨生活的脚夫小贩等也都赶走了,空旷旷的一片,风从河面上吹过来,若不留神站稳了,能将人刮个跟头。
码头边上有渔家搭的能避风的小屋子, 但非常简陋,还有一股陈年累积下来的说不出来的怪味, 朱谨渊在里面呆了一刻就实在呆不住了, 宁可出来吹风。
韦启峰邀他去的是好一些的屋舍, 不过就是离码头比较远了,不能这样近距离地关注到河面上的情况。朱谨深磨了这个差事来,开始很不满意, 跟贤妃去抱怨,贤妃劝他, 好歹都是份差,做好了,皇帝满意了, 才会给他接着派差。
朱谨渊一想也是,也就雄心勃勃地来了,为了显得自己上心,锦衣卫给他备好歇脚的屋子他都不去,就跟着郝连英。
但这个风实在是——
朱谨渊抱着个聊胜于无的手炉,感觉牙关都开始打战了,冻得想要骂脏话。
再撑不住,被韦启峰再一劝时,就望向郝连英:“我看这人一时半会回不来,不如我们去喝杯茶,润润喉再过来?”
梅家沉船并不在这码头边上,锦衣卫及巡检司的人要驾船到事发地点去才能开始打捞,他们在这里守着,就是等候打捞船的回音。
韦启峰帮了句腔:“大人,走罢,在这里紧着傻站也看不出什么来——”
一阵猛烈的北风迎面袭来,他踉跄了一下,底下的话都没说得出口,直吹了个透心寒,待这一阵过去,才爆了句粗口:“这贼风!”
郝连英的身体素质自然比纨绔混混和养尊处优的皇子都强些,但也抗不过天地自然的威力,一般从头到脚冻得冰柱一般,沉默片刻,点了个头。
他转头吩咐下属继续在此好好守候,而后一行三人下了码头,去到备好的屋子里歇脚。
“梅家这些死鬼死的也算是值了,捞个尸,皇上叫我们大人还亲自看着还不够,还把殿下派来了!”
喝过一杯热茶,韦启峰身上回了些暖,就开始按捺不住地抱怨。
郝连英没说话,但也没阻止。屋外有人守着,都是他心腹的手下。
朱谨渊心里很看不上这个大舅子,他挺奇怪,韦家算是书香和勋贵的结合,怎么生下来的长子是这副秉性,起初时很不爱搭理他,但他渐渐发现了,韦启峰这个人粗虽粗,没什么城府,也因为如此,他很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这些话还往往合上了他的心事。
倒是他起先比较看好的二舅子韦启瑞,是个愣头青,说话时常噎人,他渐渐就不爱理他了。
此时听韦启峰抱怨,他就道:“不要这么说,皇爷不管派给我什么差事,都是要用我,做儿臣的,岂有挑肥拣瘦的。”
“殿下一片孝心,不觉得什么,我们这些人,却是替殿下不平。”韦启峰道,“如今朝廷多事,刑部里也忙着,派殿下去审那姓梅的小子也比在这里喝西北风强。像二殿下,不就舒舒服服地呆在都察院里。”
当着郝连英的面,朱谨渊温和地笑了笑:“二哥去查阅旧档,一般繁忙,并不是享福去了。你这个话,可不要出去说,不然引起别人误会。”
韦启峰忙道:“我向着殿下,才在殿下面前说,当然不会说到外人那里,给殿下招祸。”
他说着看一眼郝连英,“——我们指挥使不算外人,一向都极照顾我的,哈哈。”
郝连英坐在下首端着茶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韦启峰想了想又道:“不过二殿下那身子,纸扎的一样,这一年来才渐渐结实了点,但也挨不住这风吹,只能呆在屋子里了。哪里有三殿下康健,这种差事,也就只有派给三殿下才能做了。”
这就是朱谨渊喜欢这个混混大舅子的原因了,别的人哪敢在他面前直接说朱谨深是纸扎的,怎么也得含蓄点,就不如这种听着痛快。
他心里痛快了,嘴上越发放的温煦:“二哥那里的差事,只怕比我还重些,十来年前的旧档,哪里是那么好查的。唉,也不知道二哥能不能撑得住,差事是小,别累得他旧病复发,那就得不偿失了。”
韦启峰道:“二殿下要干不下来,等三殿下这里完了事,正好回去接手,显得殿下又能干,又尊爱兄长。”
他看上去是随口一说,不过朱谨渊心中一动,发现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要真能办成,可是妥妥压他的病秧子兄长一头了。
哦——错了,是前病秧子。
朱谨深怎么就好了呢。
朱谨渊现在想到这件事,都还觉得心里油煎的一般。朱谨深被封门的那两年,他风光得几乎是一枝独秀,若是他聚拢到的势力足够,恐怕都能推他上位东宫了。
然而,朱谨深一出来,立即把他的优势粉碎了一大半。
若不是随后朱谨深自己犯蠢,他借此良机提前娶亲娶到了韦瑶,他已然要丧气认命了。
朱谨渊想着,就问韦启峰道:“你跟建安侯府那边和解了没有?一家人没有隔夜仇,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算了罢。”
韦启峰的母亲韦太太出身建安侯府,只是建安侯府庶子承爵,跟文国公夫人及韦太太两个嫡姐闹得非常僵,平日里几乎是没有来往。
朱谨渊问这个话,当然不是好心纯为劝和,京里这些勋贵人家,除外戚外,大半都是因军功而来,建安侯府也不例外。
历代建安侯的主战场在漠北,常年与瓦剌作战,韦太太上面其实有个嫡亲的兄长,正因为战死在了漠北,爵位才落到庶子头上了。
“没呢。”提到这件事,韦启峰匪气颇重地撇了下嘴,“如今可不是我求着他们了,前两天我那舅舅说要过寿,才给我送了帖子,去不去,可要看我的心情。”
朱谨渊劝了他一句:“你这架子,摆得差不多就该收了,也别太大了。”
“好,好,我听殿下的,”韦启峰立即就笑道,“他们从前都嫌我没个正形,如今掉转来找我,还不是看殿下的面子。殿下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一时歇得差不多了,朱谨渊要表现,虽然很留恋这温暖的屋子,还是站起身来道:“走罢。”
韦启峰老大不愿意地跟着起身,喋喋着道:“那一家人捞上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模样了,我见过落水死的人,可不成个人样,真是——二殿下那边要是倒下了就好了,殿下就能过去了,我们指挥使也跟着去,论起查案,那可是锦衣卫的强项,也不知皇上怎么想的,二殿下门都不大出的一个人,能查得出什么来!”
韦启峰和郝连英走在前面,没人阻止他。
朱谨渊倒是转头瞥了一眼郝连英,只见这位鹰犬头目面色平平,看不出他心底想的什么。
**
韦启峰的祈愿差点成真。
朱谨深看上去确实快倒下了。
连着几日,他吃住都在都察院里,日夜与布满尘灰的案档为伴,林安贴身服侍他,看着他脸色一点点白下去,急得不得了,劝又劝不动,朱谨深只给了他三个字:“我有数。”
这他哪里能放心,看那些案档,泛黄泛灰还是小事,有的塞在太里面的架子上,都察院十年不见得有人去动一动,被鼠虫啃了边都不知道,这些玩意儿摸在他高洁得连衣衫都不会出现一个褶子的殿下手里——他心都痛死了好嘛!
林安急得想回去把李百草拉来看一看,又不敢,这老神医脾气和医术一样厉害,万一他觉得朱谨深在糟践身体,气头上能撂挑子不干。
再然后,纠结了两天,实在憋不住了,他直奔向了沐家老宅。
他说话殿下当是耳旁风,但有人能把这股风吹进殿下耳朵里——这一点他从前还不是那么肯定,打那个晚上过后,他是透彻得不能再透彻了。
当时他几乎要把自己吓死。
那一个晚上他都没有睡着,而隔天他鼓足了全部勇气,想要去问一问时,朱谨深进宫找皇帝报信,随后就忙起来了。
一忙到如今,他也没找着机会跟他家殿下聊一聊。
林安无奈,只好努力自己说服自己,把那股炸裂般的惶恐压下去。
身在皇家,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没经过听过。
他家殿下没杀人没放火,只是和一个少年发展出了超越友谊的关系,不值得他这样大惊小怪。
李百草都很淡定,提都没再提过,跟没这回事一样。他难道还不如一个乡野老大夫不成。
虽然这么想,林安此刻决定去见沐元瑜,还是十分心虚。
这两个人谁勾引了谁,太明显了,沐家世子爷身边那八个狐狸精一般的大丫头他是亲眼见过的,而反观他家殿下呢,身边连只母蚊子都稀罕,这年纪渐长,憋不住了,又不能选妃,错乱之下拿长相秀气的世子爷解个火太合理了。
都不知道他家殿下怎么哄骗了人家。
唉。
林安一路心虚着,一路顶着寒风到了老宅。
他等了一刻,才等到了沐元瑜下学。
“世子爷——”
林安懦懦着把请求一说,只见沐元瑜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朱谨深在都察院里是公务,沐元瑜平时和他形影不离,逢着这种时候,很懂分寸地知道不能去打搅,就只是自己无聊地上学下学,等着朱谨深完事的消息。
没等来,先等来了这个信。
“上来,我们去都察院。”
林安怔愣着进到车里才反应过来,世子爷这是家门都不进就跟着他走了?
真是个好人啊。
他又心虚又眼泪汪汪地想。
☆、第133章
沐元瑜赶到的时候, 官员们已差不多到了下衙的时辰, 三三两两地从大门里出来。
有林安引着, 没人拦她, 马车停在门旁道上,她一路顺利地走到了后院那一排存放案档的屋舍。
冬日天色暗得早, 申末时分,屋里已燃起了灯来。
与外面闲散下衙的景况不同, 屋里仍是十分忙碌,五六个人或坐或立,各有职司,还有人走来走去地搬运着文卷。
朱谨深坐在里间书案后,书案两侧皆堆着高耸的案卷, 连他的脸面都遮挡住了,沐元瑜一眼没寻得见他, 还是林安从她身边直窜出去, 才为她指引了目标。
“哎呦, 我的殿下,这个时辰了,人都走光了, 您还不歇歇!”
朱谨深头也不抬:“闭嘴,别吵。”
一只素白手掌按在了他摊开在面前正看着的案卷上。
朱谨深眼神闪了下, 抬头。
“殿下,”沐元瑜站在书案后,笑眯眯地和他道, “张弛有度。”